|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痛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快速止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药物。痛风发作通常由高嘌呤饮食、尿酸排泄减少、关节损伤、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避免酒精和含糖饮料。
2、药物治疗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慢性期需配合降尿酸药如别嘌醇、非布司他。
3、物理治疗发作期可对关节进行冷敷缓解肿胀疼痛,症状缓解后采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辅助超声波或红外线理疗。
4、手术治疗针对痛风石严重破坏关节或反复感染者,可考虑关节镜清理术或痛风石切除术,术后仍需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
痛风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定期监测血尿酸值,急性发作时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青霉素过敏者多数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但需提前告知医生过敏史并由专业医护人员评估。流感疫苗与青霉素成分无交叉过敏反应,主要风险因素包括疫苗辅料过敏、免疫状态异常、既往严重过敏反应史、接种时急性感染等。
1、辅料过敏疫苗中可能含微量鸡蛋蛋白或稳定剂等成分,青霉素过敏者若同时对这些辅料过敏需谨慎。接种前应详细阅读疫苗说明书成分表。
2、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者接种疫苗后可能反应异常,需评估当前免疫状态。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者应暂缓接种。
3、过敏史评估既往有严重过敏反应者需重点评估,包括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此类人群建议在配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接种。
4、急性感染期发热或急性感染期接种可能加重不良反应。应推迟至体温正常且感染控制后再行接种。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出现局部红肿可冷敷,避免抓挠接种部位。保持饮食清淡,多饮水有助于减轻疫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