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突然昏迷尿失禁怎么了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突然昏迷尿失禁怎么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突然昏迷伴尿失禁可能与癫痫发作、脑卒中、低血糖、严重感染或药物中毒等因素有关。需立即就医排查病因,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损伤。

1、癫痫发作

癫痫大发作时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和尿失禁,与大脑异常放电有关。典型表现为四肢强直抽搐、牙关紧闭,发作后常有嗜睡或头痛。需通过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左乙拉西坦片、丙戊酸钠缓释片或卡马西平片控制发作。发作期间强行约束患者可能造成骨折,应移开周围危险物品。

2、脑卒中

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可导致突发昏迷与二便失禁,常出现血压升高、瞳孔不等大等症状。头颅CT能快速鉴别出血性与缺血性卒中,治疗需根据类型选择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或阿替普酶注射液溶栓。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主要危险因素,发病后4.5小时内是黄金救治期。

3、低血糖昏迷

血糖低于2.8mmol/L时可能出现意识障碍伴尿失禁,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过量是常见诱因。立即检测指尖血糖可确诊,轻者口服葡萄糖粉剂缓解,重者需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长期未进食或肝肾功能异常者易发生,建议随身携带糖果应急。

4、重症感染

脓毒症或颅内感染可引起意识障碍合并尿失禁,伴随高热、寒战等全身炎症反应。血培养和腰椎穿刺可明确病原体,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严重时需呼吸机支持。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风险较高,早期抗感染治疗是关键。

5、中毒反应

镇静药物过量或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中枢抑制出现昏迷失禁,常见瞳孔缩小、呼吸减慢。急诊洗胃、活性炭吸附或高压氧治疗是主要手段,苯巴比妥片中毒可用氟马西尼注射液拮抗。误服药物或接触有毒气体后需保留残余物送检。

突发昏迷伴尿失禁属于急危重症,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记录发病过程。转运时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避免喂食或用药。有癫痫病史者需定期复查脑电图调整药量,糖尿病患者应规范监测血糖。日常注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诱发急性事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结石插管半月血尿正常吗

尿结石插管后出现半月血尿可能是正常现象,但也可能与感染、导管刺激或结石移动有关。尿结石患者留置导管期间,轻微血尿通常与导管摩擦尿道黏膜或结石活动相关,若伴随发热、排尿疼痛则需警惕感染或损伤。

导管留置过程中,输尿管支架或导尿管可能对膀胱或尿道黏膜造成机械性摩擦,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现血尿。此类情况多表现为淡红色或洗肉水样尿液,血尿程度较轻且无其他不适。结石移动过程中划伤泌尿道黏膜也可能引发短暂性血尿,尤其在活动量增加或饮水不足时更易发生。多数情况下通过增加饮水量、减少剧烈运动,血尿可在数日内逐渐缓解。

若血尿呈鲜红色或伴有血块,可能提示存在活动性出血或严重黏膜损伤。持续血尿伴随排尿灼热感、下腹坠胀或发热时,需考虑尿路感染或导管相关并发症。结石未完全排出导致的输尿管梗阻也可能加重血尿症状。此类情况需通过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调整导管位置或进行抗感染治疗。

建议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以减少尿液浓缩,避免憋尿及剧烈运动。观察血尿颜色变化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定期复查尿常规。若血尿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导管移位、结石残留或感染风险。术后遵医嘱进行影像学复查,确保结石完全排出后再拔除导管。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