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要一直补钙吗 正确补钙改善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质疏松需根据个体情况科学补钙,正确补钙方式包括膳食补充、合理用药及生活方式调整。骨质疏松的钙质补充需结合血钙水平、骨密度检测结果及医生建议综合判断。
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富含生物利用率高的钙质,每日摄入300毫升可提供约300毫克钙。深绿色蔬菜如芥菜、苋菜含钙量较高,搭配富含维生素D的鱼类或蛋黄食用可促进吸收。传统食材如豆腐、芝麻酱也是优质钙源,需注意避免与草酸含量高的菠菜同食影响吸收效率。
碳酸钙需随餐服用以借助胃酸提高吸收率,枸橼酸钙适合胃酸缺乏者空腹服用。活性维生素D3类药物如骨化三醇可促进肠道钙吸收,但需定期监测血钙浓度。双膦酸盐类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与钙剂联用需间隔2小时以上。
65岁以上人群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1200毫克,包含膳食与补充剂总量。绝经后女性需重点关注钙磷比例平衡,过量补钙可能增加血管钙化风险。长期卧床者补钙需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单纯补钙无法改善骨流失。
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为宜。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或小哑铃,能增强肌肉对骨骼的保护作用。水中运动适合关节病变患者,水的浮力可减少运动损伤风险。
每1-2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关注腰椎和髋部T值变化。定期检测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调整维生素D补充剂量。出现新发骨折或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需及时复查治疗方案。
保持每日15-30分钟日照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夏季避开正午时段防止晒伤。戒烟限酒减少骨量流失,咖啡每日不超过2杯。卧室及浴室需安装防滑设施,选择低跟防滑鞋降低跌倒风险。烹饪时多用醋调味的炖煮方式可增加骨头汤中钙溶出,但需注意控制盐分摄入。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7-8小时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分泌维持骨代谢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