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运动的好处和坏处

冠心病患者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但过度运动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运动干预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心肺功能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方案。
规律的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提高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快走、游泳等低强度运动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运动时释放的内啡肽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稳定自主神经功能。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使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提升,低密度脂蛋白沉积概率下降。运动耐量测试达标者,持续锻炼可使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改善。
未经评估的剧烈运动可能导致斑块破裂,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寒冷环境下运动易诱发血管痉挛,加重心肌缺血。合并室壁瘤患者运动时存在心脏破裂风险。运动后出现持续胸痛、冷汗症状需立即终止活动。心功能三级以上患者应避免上肢负重训练,以防加重心脏负荷。运动时收缩压超过200mmHg可能造成脑血管意外。
冠心病患者运动前需完成运动平板试验评估,从5-10分钟低强度热身开始,运动时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建议选择下午体温较高时段锻炼,避免晨起后3小时内的高风险期。运动后补充电解质时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但合并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糖分摄入。定期监测运动前后心率变化,确保峰值心率不超过储备心率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