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妙计保护脆弱的维生素c

女性营养饮食编辑 健康领路人
401次浏览

关键词: #维生素c #维生素

保护维生素C主要有避免高温烹饪、减少食物切割、选择酸性环境储存、缩短储存时间、合理搭配食材五种方法。维生素C易受氧化、光照、高温等因素破坏,需针对性防护。

一、避免高温烹饪

维生素C在超过70℃时分解加速,建议采用凉拌、快炒或隔水蒸煮方式处理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例如西蓝花焯水时间控制在1分钟内,青椒快炒不超过2分钟。高温炖煮会导致90%以上维生素C流失,如需加热可选择微波短时处理。

二、减少食物切割

维生素C接触氧气后氧化速度加快,完整食材比切碎后保存更有效。实验显示切开的猕猴桃在室温下6小时损失40%维生素C,而完整果实仅损失15%。食用前再处理食材,避免预先切配后长时间存放。

三、选择酸性环境储存

弱酸性环境能延缓维生素C降解,可将富含维生素C的食材与柠檬汁、食醋等酸性物质共同存放。例如草莓浸泡在pH值3.5的柠檬水中,24小时后维生素C保留率比清水浸泡组高30%。但注意酸性液体浸泡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四、缩短储存时间

新鲜蔬菜水果采摘后维生素C持续衰减,菠菜在25℃存放3天后损失50%以上。建议少量多次购买,绿叶菜冷藏保存不超过3天,柑橘类水果常温存放不超过1周。急冻保鲜可最大限度保留维生素C,速冻豌豆6个月后仍能保持80%含量。

五、合理搭配食材

某些矿物质和植物化学成分能保护维生素C,如黄酮类物质可减少其氧化。将彩椒与洋葱同食,洋葱中的槲皮素能使彩椒维生素C生物利用率提升20%。但需避免与含铜量高的动物肝脏同时食用,铜离子会催化维生素C氧化。

日常可通过生食新鲜蔬菜水果获取更多维生素C,优先选择冬枣、猕猴桃、草莓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品种。储存时使用不透光密封容器,放置于阴凉处。烹饪过程中先洗后切,减少水流冲洗时间,蒸煮时加盖缩短加热时长。长期维生素C摄入不足可能引起牙龈出血、伤口愈合延缓等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C片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