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饮食原则远离脱发的威胁
女性部位保健编辑
科普小医森
关键词: #脱发
女性部位保健编辑
科普小医森
关键词: #脱发
脱发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关键营养素等方式改善,主要遵循五大饮食原则包括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补充铁元素、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适量补充锌元素、控制精制糖摄入。

头发主要成分是角蛋白,每日需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动物性蛋白如鸡蛋、鱼肉、瘦肉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植物性蛋白如大豆、藜麦也可作为补充来源。长期蛋白质缺乏会导致头发干枯易断,建议每日摄入1-1.5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分散在三餐中均衡摄取。
铁元素参与血红蛋白合成,缺铁会导致毛囊供氧不足。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是血红素铁的良好来源,吸收率较高。植物性食物如黑木耳、菠菜含非血红素铁,建议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弥漫性脱发,需通过血清铁蛋白检测确认后针对性补充。
维生素B7生物素和B12对头发生长至关重要。全谷物、坚果、蛋黄富含生物素,可维护毛囊角蛋白合成。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乳制品中,缺乏时可能导致头发色素减退。建议每日摄入30-100微克生物素,长期素食者需特别注意B12补充。

锌元素参与DNA和蛋白质合成,牡蛎、牛肉、南瓜籽含锌丰富。缺锌会引起休止期脱发,使头发进入脱落阶段的比例增加。但过量补锌可能抑制铜吸收,建议每日摄入8-11毫克,可通过检测血清锌水平调整补充剂量。
高糖饮食会加速糖化终产物形成,损伤毛囊干细胞。减少甜饮料、糕点等精制糖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杂粮。血糖波动过大可能加重雄激素性脱发,建议将添加糖控制在每日总能量10%以下,用新鲜水果替代加工甜食。

除饮食调整外,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避免过度烫染头发。洗头时水温不宜过高,选择温和洗发产品。若脱发量每日超过100根或出现斑片状脱发,应及时就诊排查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因素。日常可适当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但需注意力度避免机械性损伤毛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