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传染科 > 感染性疾病科 > 淋病
12345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的分期主要反映疾病进展程度,分为局部缺血期、营养障碍期和坏疽期三个阶段。
局部缺血期是疾病早期表现,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行走时下肢疼痛、乏力,休息后可缓解。此阶段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减弱,皮肤温度降低,肤色苍白或发绀。血管炎症导致管腔狭窄,但侧支循环尚未完全破坏。治疗以控制炎症和改善血液循环为主,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西洛他唑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保暖、戒烟等措施延缓病情进展。
营养障碍期属于疾病中期,缺血症状加重,静息状态下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明显。肢体远端动脉搏动消失,皮肤干燥脱屑,趾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此阶段侧支循环代偿不足,组织长期缺氧导致代谢障碍。需严格戒烟并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必要时采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改善微循环,或行血管旁路手术重建血流。
坏疽期是终末期表现,肢体远端出现不可逆坏死,初期为干性坏疽,若继发感染可转为湿性坏疽伴恶臭。坏死区域界限清晰,疼痛剧烈,严重者需截肢。此阶段治疗以控制感染和挽救肢体功能为重点,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合并骨髓炎时可能需截趾或截肢手术。术后需长期康复训练并监测对侧肢体血供。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应严格戒烟,避免受凉和外伤,每日检查足部皮肤情况。饮食需低脂低盐,适量补充维生素B1片和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定期复查血管超声评估血流情况,若出现新发疼痛或溃疡需立即就医。保持适度运动如缓步行走,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加重循环障碍。
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一般需要500-3000元,具体费用与检查项目、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有关。
乳腺癌筛查费用通常在500-2000元。乳腺超声检查约200-500元,乳腺钼靶检查约300-800元,乳腺磁共振检查约800-2000元。对于高危人群可能需要联合多项检查,费用会相应增加。宫颈癌筛查费用通常在300-1000元。宫颈细胞学检查约100-300元,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约200-600元,阴道镜检查约300-800元。部分医疗机构会提供套餐检查,可能包含多项项目,费用在1000-3000元。检查费用差异主要取决于检查项目的多少和复杂程度,以及不同地区的收费标准。一线城市的检查费用可能略高于二三线城市。
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早期发现有助于提高治愈率。检查前可咨询医疗机构了解具体项目和费用,选择适合自己的筛查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非经期出血鲜红伴随肚子疼可能与排卵期出血、妇科炎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或异位妊娠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少量脱落,表现为鲜红色出血,持续1-3天,可能伴随单侧下腹隐痛。这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可观察出血量变化,避免剧烈运动。若出血超过5天或疼痛加重,需排除黄体功能不足等问题。
宫颈炎或盆腔炎可能引起接触性出血,血液颜色鲜红,常伴有下腹坠痛、白带异常。急性盆腔炎可能出现发热症状。需进行妇科检查和白带常规检测,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凝胶、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治疗,同时避免性生活刺激。
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导致月经间期不规则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可能伴随经期延长。宫腔镜检查是确诊金标准,小型息肉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调节,较大息肉需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黏膜下肌瘤易引起非经期出血,出血量较多且颜色鲜红,可能伴随经量增多、贫血症状。超声检查可明确肌瘤位置大小,5厘米以下肌瘤可尝试米非司酮片控制,生长迅速的肌瘤需考虑腹腔镜肌瘤剔除术。
输卵管妊娠破裂会导致突发性下腹剧痛和阴道流血,血液可能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伴随休克症状。血HCG检测和阴道超声可确诊,需立即手术处理。有停经史者出现上述症状须急诊就医,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物。
出现非经期出血期间应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记录出血时间、量及伴随症状。保持外阴清洁,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饮食注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若出血反复发作或疼痛持续加重,需完善激素六项、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排除恶性病变。日常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内分泌调节。
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营养干预、行为矫正和家庭支持。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患者常出现反复暴食和清除行为,治疗需多学科协作。
认知行为疗法是神经性贪食症的核心治疗手段,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对体重和体型的扭曲认知,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人际心理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问题,减少因情绪波动引发的暴食行为。心理动力治疗则探索潜在的心理冲突,缓解因压力或创伤导致的进食异常。
氟西汀胶囊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调节情绪,减少暴食发作频率。托吡酯片可能通过抑制食欲发挥作用,但需注意其不良反应。盐酸纳曲酮片对部分患者的暴食冲动有控制效果,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需配合心理治疗,不可单独作为主要治疗方式。
由营养师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逐步建立规律进食习惯,避免过度节食引发的暴食循环。补充维生素D钙片等营养素可纠正因清除行为导致的电解质紊乱。监测体重变化的同时,需帮助患者树立科学的体重管理观念,而非单纯追求数字变化。
建立饮食日记记录进食情况和情绪状态,识别暴食触发因素。采用延迟反应技术,在暴食冲动出现时通过其他活动转移注意力。逐步引入正常饮食行为训练,如定时定量进餐,减少清除行为的使用频率。
家庭治疗可改善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方式,减少对患者体重或外形的过度关注。教育家属正确认识疾病性质,避免批评指责加重患者心理负担。鼓励家庭参与治疗过程,提供情感支持的同时监督治疗计划的执行。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饮食上选择营养均衡的膳食,少量多餐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适当进行瑜伽、散步等温和运动,但需避免过度运动。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参与团体治疗有助于长期康复。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
乳腺癌的症状主要包括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乳头内陷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可通过乳腺超声检查、乳腺X线摄影、病理活检、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乳腺癌通常由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辐射暴露和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单发、质地较硬、边缘不规则且活动度差。肿块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或遗传因素有关,常伴随乳房疼痛或乳头溢液。确诊需通过乳腺超声检查或病理活检,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如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来曲唑片等。
乳头溢液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可能与乳腺导管内病变或激素紊乱有关,常伴随乳房胀痛或皮肤改变。需通过乳腺X线摄影或乳管镜检查明确病因,治疗包括手术切除病变导管或使用药物如甲羟孕酮片、阿那曲唑片、氟维司群注射液等。
乳腺癌可能导致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或凹陷,通常与肿瘤侵犯皮肤淋巴管有关,常伴随肿块或乳头内陷。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联合放疗或靶向药物如帕妥珠单抗注射液、依西美坦片、卡培他滨片等。
乳头内陷可能是乳腺癌侵犯乳腺导管的表现,多与肿瘤生长压迫有关,常伴随乳头溢液或皮肤改变。需通过乳腺超声和病理检查确诊,治疗包括手术矫正和药物治疗如托瑞米芬片、氟维司群注射液、依维莫司片等。
腋窝淋巴结肿大提示乳腺癌可能发生淋巴转移,多与肿瘤细胞扩散有关,常伴随乳房肿块或全身症状。诊断需通过淋巴结活检和全身评估,治疗包括淋巴结清扫术和系统治疗如多西他赛注射液、表柔比星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
乳腺癌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蔬菜水果,避免高脂肪饮食。规律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乳腺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乳房自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积极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