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传染科 > 感染性疾病科 > 麻风病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3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视网膜裂孔患者能否游泳需根据裂孔状态决定,未发生视网膜脱离时可谨慎游泳,已发生脱离时禁止游泳。视网膜裂孔可能与高度近视、外伤或年龄因素有关,建议在眼科医生评估后决定运动方式。
视网膜裂孔未引起视网膜脱离时,患者可选择低强度游泳。游泳时需避免剧烈动作如跳水或快速转身,防止水压冲击或头部晃动加重裂孔。建议佩戴泳镜减少池水刺激,选择人少时段避免碰撞,单次游泳不超过30分钟。游泳后出现闪光感、飞蚊增多需立即停止并就医。
若视网膜裂孔已导致局部脱离,任何形式的游泳均需禁止。水压变化可能加速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尤其深水区压力变化更明显。脱离初期可能仅有视野缺损症状,但游泳时外力作用可能导致突发性视力下降。此类患者需严格避免跑跳、球类等所有可能引起头部震动的运动。
视网膜裂孔患者日常需每3-6个月复查眼底,高度近视者建议缩短至1-3个月。外出活动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保持血糖血压稳定,避免提重物或用力咳嗽等增加眼压的行为。若需游泳,应提前进行眼底oct检查确认视网膜状态,游泳后出现视物变形需紧急处理。
红眼病快好了痒可通过冷敷、人工泪液、抗过敏滴眼液、避免揉眼、保持眼部清洁等方式缓解。红眼病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冷敷
使用干净的冷毛巾敷在闭合的眼睑上,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充血和瘙痒感。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需丢弃或消毒毛巾,避免交叉感染。
2、人工泪液
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每日3-4次。可润滑眼表,冲刷过敏原或分泌物,缓解干涩和瘙痒。使用前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睛。
3、抗过敏滴眼液
若为过敏性结膜炎导致,可遵医嘱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等抗组胺药物。能阻断过敏反应,缓解瘙痒和红肿。避免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药物性干眼。
4、避免揉眼
揉眼会加重炎症并可能损伤角膜。可佩戴护目镜防止无意识揉眼,剪短指甲减少意外划伤风险。儿童患者家长需监督其行为,必要时戴棉质手套。
5、保持眼部清洁
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眼睑清洁棉片擦拭睑缘,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每日1-2次,动作轻柔。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清洁产品,可能刺激结膜。
恢复期需停用隐形眼镜直至症状完全消失,选择框架眼镜替代。保持居室湿度40%-60%,减少空调直吹。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摄入。若瘙痒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视力模糊、剧烈疼痛,需及时复查排除角膜炎等并发症。
达克罗宁可能引起皮肤刺激、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具体表现因人而异。达克罗宁属于局部麻醉药,主要用于皮肤黏膜表面麻醉,其副作用主要有局部灼热感、瘙痒、红肿、接触性皮炎等过敏反应,偶见头晕、恶心等全身症状。使用前需排除过敏史,避免接触眼睛及破损皮肤。
达克罗宁的常见副作用多与局部刺激相关。部分使用者涂抹后可能出现短暂刺痛或麻木感,通常可自行缓解。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红斑、丘疹等接触性皮炎表现,停药后症状多逐渐消退。过敏体质者需警惕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速发型超敏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停用并清洗药物残留。
少数情况下达克罗宁可能引发系统性反应。黏膜大面积使用时,药物经吸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消化系统症状如口干、恶心等。儿童或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者更易出现药物过量吸收,需严格控制使用面积与频次。误吞服可能导致咽喉麻木引发窒息风险,须妥善保管药物。
使用达克罗宁前应进行皮肤小面积测试,观察24小时无异常后再继续使用。避免与其它局部麻醉药联用,防止毒性叠加。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如出现严重皮肤溃烂、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处理。日常储存需避光防潮,远离儿童可触及区域。
小孩嘴唇发干发痒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干燥、舔唇习惯、过敏反应、维生素缺乏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观察孩子症状,必要时就医检查。
1、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因遗传性皮肤屏障功能较弱,唇部易失水干燥。表现为季节性脱屑,可能伴随家族过敏史。家长需加强保湿护理,使用无刺激的儿童润唇膏,避免使用含香料或色素的产品。
2、环境干燥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会导致唇部水分蒸发过快。症状为唇纹明显、起白屑,可能因干燥刺激引发瘙痒。建议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50%湿度,外出时给孩子佩戴透气口罩。
3、舔唇习惯
频繁舔唇会破坏唇部天然油脂层,唾液蒸发后加重干燥。常见唇周发红、皲裂,可能形成"舔唇性皮炎"。家长需纠正孩子习惯,可选用含蜂蜡的润唇膏,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
4、过敏反应
接触牙膏、唇彩或食物过敏原可能引发接触性唇炎。表现为突发性肿胀、瘙痒,可能伴随皮疹。需立即停用可疑物品,家长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地奈德乳膏或西替利嗪滴剂缓解症状。
5、维生素缺乏
长期偏食导致维生素B2或铁元素不足时,易出现口角炎伴唇部干裂。症状为口角白斑、唇黏膜充血。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瘦肉、蛋黄等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或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日常需注意让孩子多饮水,避免进食过咸或辛辣食物。冬季外出前20分钟涂抹儿童专用润唇膏,选择无氟牙膏减少刺激。若持续一周未缓解或出现溃烂、渗液,应及时到儿科或皮肤科就诊,排除特异性皮炎、真菌感染等疾病。观察孩子是否有揉眼、抓皮肤等过敏相关行为,记录可能接触的过敏原以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