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缺血性肝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缺血性肝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冯超
冯超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缺血性肝炎也可有食欲减退,右上腹不适及疼痛,黄疸和肝脏肿大,但更具特点而多见者为血清ALT和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有显升高,可达正常的10倍以上,发病1~3日内上升,8日内则迅速降至正常,同时可有血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由于LDH升高也可源于心肌梗死,因此,LDH同工酶(LDH5)明显升高则对缺血性肝炎更具诊断价值。本病治疗,以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为宜,积极的、强有力的利尿,可使血容量进一步降低。加重肝脏缺血,而可使血容量进一步降低,加重肝脏缺血,可促进肝细胞坏死。值得注意,多巴胺可增加肝脏血流量,并具有强心作用,可供选用,大多数患者可逆,可能与本病坏死后,肝小叶网状支架完整存在,并作为肝细胞增生模板有关。本病极少出现肝功能衰竭,病死率常由原发基础疾病决定。饮食方面忌吃高脂肪、高胆固醇、辛辣刺激的食物,宜吃护肝的食物,宜吃补血的食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伤口多深才会乙肝感染

乙肝病毒通过伤口感染的风险与伤口深度、暴露程度有关,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接触、黏膜暴露、皮肤破损深度超过表皮层、存在活动性出血等情况。乙肝病毒无法穿透完整皮肤,但可通过深层伤口或黏膜直接接触感染。

1、表皮擦伤:

仅损伤角质层的浅表擦伤,病毒侵入概率极低,无须特殊处理,建议用生理盐水清洁后保持干燥。

2、真皮层破损:

伤及真皮层但未暴露血管的切割伤,存在较低感染风险,需立即挤出污血并用碘伏消毒,必要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3、深层贯穿伤:

深度超过皮下组织或伴有活动性出血的伤口,病毒侵入风险显著增加,需紧急处理伤口并检测乙肝抗体水平,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4、黏膜暴露:

眼结膜、口腔等黏膜接触乙肝病毒阳性血液时,即使无可见伤口也需按高危暴露处理,必须进行暴露后预防。

建议存在乙肝病毒暴露风险者及时就医评估,完成疫苗接种程序,日常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