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肾结石碎石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腰部胀痛、排尿疼痛、发热等症状。症状按发展程度排序为早期表现(血尿、疼痛)→进展期(感染发热)→终末期(尿路梗阻)。
1、血尿术后1-3天内常见淡红色尿液,因碎石划伤尿路黏膜导致,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多饮水冲刷尿路。
2、腰部胀痛碎石排出过程中可能引发肾绞痛,疼痛程度与结石大小相关,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盐酸坦索罗辛、山莨菪碱等药物缓解。
3、排尿疼痛碎石通过尿道时可能产生灼热感,多饮水帮助结石排出,若持续超过48小时需排查尿路感染。
4、发热体温超过38℃提示可能合并感染,需警惕脓尿或肾盂肾炎,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培养并应用抗生素治疗。
术后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高热或剧烈腰痛需立即返院复查。
结石输尿管可能引起尿频,常见于输尿管结石刺激膀胱或合并尿路感染。尿频症状通常与结石位置、大小及是否继发感染有关。
1、结石刺激输尿管下段结石靠近膀胱入口,机械性刺激可导致膀胱敏感度增加,表现为尿频尿急。建议多饮水促进排石,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黄体酮或山莨菪碱等药物缓解症状。
2、尿路感染结石梗阻易诱发细菌感染,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引发尿频。可能伴随尿痛、尿液浑浊。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氨丁三醇。
3、膀胱过度活动结石刺激可能诱发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导致功能性尿频。可通过膀胱训练改善,必要时使用索利那新、托特罗定或米拉贝隆等药物调节。
4、梗阻性肾病长期结石梗阻可能导致肾积水,反射性引起尿量变化。常伴有腰痛、排尿困难。需解除梗阻,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出现尿频症状应及时排查结石位置及并发症,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及高草酸饮食,必要时需泌尿外科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