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冲击波碎石术对身体伤害通常较小,主要风险包括短期疼痛、血尿、皮肤淤斑及罕见肾周血肿,多数并发症可自行缓解。
1、短期疼痛冲击波能量可能刺激神经末梢引发腰部钝痛,通常24小时内缓解,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镇痛。
2、血尿碎石过程中可能损伤尿路上皮导致血尿,多为一过性,建议增加饮水量促进排石,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片或酚磺乙胺注射液止血。
3、皮肤淤斑冲击波传导路径可能出现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治疗区域紫癜,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可局部冷敷缓解。
4、肾周血肿高血压或凝血异常患者可能发生肾包膜下出血,需立即就医处理,临床常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或维生素K1注射液进行止血治疗。
术后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1-2周,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排出情况及肾功能变化。
多发性输尿管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取石等方式治疗。多发性输尿管结石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感染、尿路梗阻、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药物排石: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枸橼酸氢钾钠,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并缓解疼痛。
2、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6-20毫米的结石,通过体外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可能与结石硬度、位置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血尿等症状。
3、输尿管镜碎石: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可能与结石嵌顿时间、输尿管狭窄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肾积水、发热等症状。
4、经皮肾镜取石:适用于大于20毫米的复杂结石,通过背部穿刺建立通道取出结石,需住院治疗。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