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结石在输尿管可能表现为突发性腰痛、血尿、排尿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按症状进展可分为早期绞痛、中期梗阻性症状及晚期肾功能损害。
1、早期绞痛结石移动刺激输尿管引发剧烈绞痛,疼痛常从腰部放射至下腹或腹股沟,可伴随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自主神经反应。建议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双氯芬酸钠栓、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等镇痛药物。
2、血尿结石摩擦输尿管黏膜导致肉眼或镜下血尿,通常呈洗肉水样或茶色。需进行尿常规检查,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片等止血药物。
3、排尿困难结石阻塞输尿管可引起尿流变细、尿频尿急,严重时导致尿潴留。可通过超声定位结石位置,采用坦索罗辛胶囊等α受体阻滞剂促进排石。
4、肾功能损害长期梗阻可能引发肾积水、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甚至影响肾功能。需紧急解除梗阻,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治疗。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结石情况。
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通常安全性较高,但可能伴随短期血尿、肾周血肿等轻微损伤,严重并发症概率较低。
1、短期损伤碎石后常见一过性血尿和腰部隐痛,与冲击波导致黏膜微小损伤有关,多数3天内自行缓解,无须特殊处理。
2、组织水肿冲击波可能引发肾实质轻度水肿,表现为暂时性肾功能指标波动,通常1-2周恢复,术后需监测尿量变化。
3、感染风险结石碎片移动可能诱发尿路感染,需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抗生素,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
4、远期影响反复碎石可能增加高血压风险,但单次治疗对肾脏长期功能无显著影响,术后建议每年复查泌尿系超声。
术后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适度跳跃运动帮助残石排出,3个月后复查结石清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