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膀胱结石多数情况下腔道介入治疗有效。腔道介入治疗膀胱结石的方式主要有经尿道膀胱镜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等。
1、经尿道膀胱镜碎石术通过尿道插入膀胱镜,使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等设备粉碎结石,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膀胱结石。
2、输尿管镜碎石术经尿道逆行进入膀胱,适用于合并输尿管结石或膀胱结石位置特殊的情况,可同时处理多部位结石。
3、术后并发症可能出现血尿、尿路感染等,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
4、复发预防术后需增加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必要时服用枸橼酸钾等药物调节尿液酸碱度。
建议术后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久坐憋尿,出现排尿困难或持续血尿应及时复诊。
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难度中等,结石能否顺利排出主要与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解剖结构、患者饮水量等因素有关。
1. 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概率较高,超过8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医疗干预。结石体积增大会直接卡压输尿管黏膜。
2. 结石位置位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的结石较易排出,靠近肾盂的结石排出路径更长。结石在输尿管生理狭窄处更易嵌顿。
3. 解剖结构输尿管先天性狭窄或术后瘢痕会阻碍结石移动。男性前列腺增生会压迫输尿管末端。
4. 水化程度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增加尿流冲刷力。脱水状态会导致尿液浓缩结晶加重。
建议结石患者保持适度运动并监测排尿情况,出现持续腰痛或血尿应及时泌尿外科就诊,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或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