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痛风发作时可能出现低热,但通常不会高烧。痛风急性期的发热可能与关节炎症反应、继发感染、合并其他疾病或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
1、炎症反应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剧烈炎症,导致白细胞介素等炎性介质释放,可能引起37-38℃低热。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
2、继发感染痛风石破溃或关节腔穿刺后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出现38.5℃以上发热。需进行血常规和关节液培养,确诊后使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3、合并疾病合并肾盂肾炎、蜂窝织炎等感染性疾病时会出现高热。需完善尿常规、彩超等检查,针对原发病使用抗生素并控制血尿酸水平。
4、药物反应别嘌醇等降尿酸药物可能引起药物热,通常伴有皮疹。需立即停药并更换为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物。
痛风发作期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关节受凉和剧烈运动,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发热需及时就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通过补液治疗、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病因治疗等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常由胰岛素缺乏、感染、饮食不当、应激反应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恢复血容量,改善脱水状态。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尿量及生命体征。
2、胰岛素治疗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控制高血糖,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
3、纠正电解质紊乱根据血钾水平补充氯化钾,严重酸中毒时需谨慎使用碳酸氢钠。治疗需持续监测电解质变化。
4、病因治疗针对感染等诱因使用抗生素,合并其他代谢异常需同步处理。可能与胰岛素使用不当、急性胰腺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深快、腹痛、意识障碍等症状。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出现恶心呕吐等预警症状时及时就医,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