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0次阅读
尿道结石的典型表现包括排尿疼痛、尿流中断、血尿、下腹部胀痛。症状按严重程度从早期尿频尿急逐渐进展为剧烈绞痛和排尿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或肾积水。
1、排尿疼痛结石刺激尿道黏膜引发刀割样疼痛,排尿时加剧,疼痛可放射至会阴或阴茎头部。急性发作时需使用解痉药如消旋山莨菪碱、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症状。
2、尿流中断结石堵塞尿道会导致尿线突然变细或分叉,改变体位可能暂时恢复排尿。这种情况提示结石体积较大,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尿道镜取石治疗。
3、肉眼血尿结石摩擦尿道黏膜造成损伤,尿液呈洗肉水样或淡红色。可遵医嘱使用止血药如氨甲环酸,同时需排查是否合并尿路感染。
4、下腹坠胀膀胱内结石可引起持续钝痛,伴随尿频尿急。当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发热,需进行尿培养并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治疗。
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突发剧烈腰痛伴呕吐需急诊处理。
直径小于5毫米的泌尿系结石多数可自行排出,实际排出概率与结石位置、患者尿路解剖结构、日常饮水量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概率较高,超过6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医疗干预。输尿管生理狭窄处直径约3毫米,是影响排石的关键因素。
2、结石位置:肾盂结石较输尿管结石更难排出,输尿管下段结石比上段更易排出。结石嵌顿在输尿管狭窄处时可能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3、尿路条件:存在先天性尿路狭窄或前列腺增生者排石困难。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可增加尿流冲刷作用,有助于结石移动。
4、并发症因素:合并尿路感染或肾积水时需优先控制感染。剧烈肾绞痛发作提示结石移动,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等药物扩张输尿管。
建议结石患者保持每日3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高草酸饮食,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急性梗阻时须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