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糖尿病与肾脏有密切关系,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并发症,主要关联包括血糖控制不佳、微血管病变、代谢紊乱、遗传易感性等因素。
1. 血糖控制不佳持续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需通过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
2. 微血管病变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可能引发蛋白尿和高血压。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
3. 代谢紊乱糖脂代谢异常可加速肾脏纤维化,表现为血肌酐升高。需联合降脂治疗,常用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等调节血脂。
4. 遗传易感性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更易出现肾损伤,建议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早期可使用硫辛酸等抗氧化剂延缓进展。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检查肾功能,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
糖尿病与喜欢吃糖无直接因果关系,但长期过量摄入糖分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糖尿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1、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与糖代谢异常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药物控制血糖。
2、遗传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概率较高,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早期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必要时使用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等药物。
3、肥胖因素内脏脂肪堆积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表现为腰围增大、黑棘皮症等。减重5%-10%可显著改善血糖,推荐低GI饮食结合有氧运动。
4、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导致糖代谢能力下降。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日常需控制添加糖摄入,选择全谷物、绿叶蔬菜等低升糖食物,定期监测血糖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