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脚踝肌腱炎怎么治疗有没有好方法

|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脚踝肌腱炎怎么治疗有没有好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博
张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脚踝肌腱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常见原因包括运动损伤、慢性劳损、炎症反应及退行性变。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停止运动并减少负重,使用弹性绷带或护踝固定关节,避免肌腱进一步损伤。

2、物理治疗

冰敷可减轻肿胀疼痛,超声波或冲击波治疗能促进肌腱修复,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缓解炎症,严重者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4、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或肌腱断裂时需行肌腱修复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日常应选择低冲击运动,运动前充分热身,穿戴合适鞋具减轻踝关节压力,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如何进行保养与康复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可通过颈部制动、康复训练、药物辅助、定期复查等方式促进恢复。术后保养需重点关注神经功能恢复与颈椎稳定性重建。

1、颈部制动

术后早期需佩戴颈托固定4-6周,睡眠时保持颈部中立位,避免突然转头或低头动作。颈托选择需符合医用标准,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2、康复训练

术后2周开始渐进式康复,包括颈肩部等长收缩训练、上肢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屈伸或旋转颈椎。

3、药物辅助

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营养神经、塞来昔布消炎镇痛、乙哌立松缓解肌痉挛。药物需按疗程规范服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定期复查

术后1/3/6/12个月需复查颈椎MRI评估脊髓减压效果,通过肌电图监测神经传导恢复情况。出现肢体麻木加重需立即就诊。

术后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保持每日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