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口腔科

营养不良肥胖怎么减肥

|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营养不良肥胖怎么减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营养不良肥胖一般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补充营养素、心理干预、医疗辅助等方式减肥。营养不良肥胖可能与长期高热量低营养饮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体重超标伴随维生素缺乏、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1、调整饮食结构

优先选择高蛋白低升糖指数食物,如鸡蛋、鱼类、豆制品,搭配足量深色蔬菜。避免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用全谷物替代精白米面。每日三餐定时定量,戒除零食和含糖饮料。营养不良肥胖者需在控制总热量同时保证铁、锌、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供给。

2、增加运动

采用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结合方式,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以上快走、游泳等中低强度运动,配合每周2次哑铃、弹力带等力量训练。运动强度需循序渐进,营养不良肥胖者应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前后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3、补充营养素

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补充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制剂,如维生素D滴剂、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琥珀酸亚铁片等。定期检测血清铁蛋白、25羟维生素D等指标,避免盲目补充。营养不良肥胖常伴发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需根据检测结果个体化补充。

4、心理干预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情绪化进食,建立正确体重认知。营养不良肥胖者可能存在节食-暴食循环,需专业心理医师介入。记录饮食日记识别触发因素,学习正念饮食技巧,培养非食物减压方式如冥想、园艺等。

5、医疗辅助

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者,可遵医嘱使用奥利司他胶囊控制脂肪吸收,或利拉鲁肽注射液调节食欲。严重营养不良肥胖经评估后可考虑胃袖状切除术等代谢手术,术后需终身营养监测。所有医疗干预均须配合生活方式改变才能持续见效。

营养不良肥胖减肥需遵循"营养优先、适度减重"原则,每月减重不超过总体重的5%。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影响瘦素分泌。烹饪采用蒸煮炖方式,减少油脂使用。定期监测体成分变化,重点关注肌肉量和基础代谢率提升。如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减肥期间建议每3个月进行营养评估,预防减重导致的新的营养素缺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骨折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骨折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以及异常活动。骨折通常由外伤、骨骼发育异常、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以及重复性应力损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受伤部位明显压痛、皮下淤血、关节功能丧失等症状。

1、局部疼痛

骨折后患处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尤其在触碰或移动时加剧。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而表现为哭闹不安、拒绝触碰受伤部位。疼痛程度与骨折类型相关,例如青枝骨折疼痛较轻,而完全性骨折疼痛剧烈。家长需观察孩子对疼痛的反应,避免强行活动患肢。

2、肿胀

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血肿和炎性渗出,通常在伤后1-2小时出现明显肿胀。肿胀范围可帮助判断骨折严重程度,若肿胀迅速蔓延至远端肢体,可能提示血管神经损伤。家长可用冰袋冷敷减轻肿胀,但禁止热敷或按摩。

3、活动受限

骨折肢体会出现保护性肌痉挛,导致主动和被动活动障碍。上肢骨折时患儿常拒绝抬手或抓握物品,下肢骨折则表现为跛行或无法负重。若锁骨骨折,患儿可能采取头偏向患侧、用健侧手托住患侧肘部的特殊体位。家长需固定患肢后及时就医。

4、畸形

完全性骨折可能导致肢体成角、缩短或旋转畸形,如桡骨远端骨折常见的"银叉样"畸形。但儿童青枝骨折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弯曲而无明显畸形。发现肢体外形异常时,家长不可自行复位,需用夹板或硬纸板临时固定后送医。

5、异常活动

在非关节部位出现异常活动是骨折的特异性表现,例如前臂骨干骨折时可能出现反常的横向摆动。但检查异常活动可能造成二次损伤,须由专业医师操作。若发现肢体存在异常活动度,家长应立即制动患肢并避免移动骨折端。

小儿骨折后需保持患肢制动,避免负重或剧烈运动,饮食上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奶酪、深绿色蔬菜。恢复期遵医嘱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若出现皮肤苍白、麻木需及时复诊。儿童骨骼愈合能力强,多数骨折经规范治疗后可完全恢复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