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8次阅读
肾结石通常直径超过5毫米时建议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具体需结合结石位置、成分及患者肾功能评估,主要考虑因素有结石硬度、泌尿系统解剖结构、是否存在感染、患者耐受性。
1、结石大小直径5-20毫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优先考虑碎石,过小可能自行排出,过大需分次碎石或联合其他治疗。
2、结石位置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较高,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因骨骼遮挡可能需输尿管镜手术。
3、成分类型尿酸结石和磷酸镁铵结石较易粉碎,胱氨酸结石及草酸钙结石硬度高可能需调整能量参数。
4、并发症风险合并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或凝血障碍者需先控制基础疾病,孕妇及过度肥胖患者属于相对禁忌。
碎石前后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排石情况。
肾结石确诊通常需要进行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结石成分分析。
1、尿液检查通过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及结晶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结石活动迹象。
2、血液检查血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可评估炎症程度及肾脏滤过功能,血钙、血尿酸等指标能辅助分析结石形成原因。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作为首选筛查手段,CT平扫能精确定位结石大小和位置,静脉尿路造影可显示尿路梗阻情况。
4、结石成分分析排出结石后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其成分,对制定预防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常见类型包括草酸钙、磷酸钙和尿酸结石。
确诊后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