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牙齿松动可通过牙周固定、抗感染治疗、咬合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牙周炎、外伤、骨质疏松、颌骨囊肿等原因引起。
1、牙周固定轻度松动可通过纤维带或夹板固定患牙,配合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牙周炎导致的松动需彻底清除牙结石,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牙周袋。
2、抗感染治疗急性根尖周炎引起的松动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合甲硝唑片抗厌氧菌感染。局部可使用碘甘油进行消炎处理,避免咀嚼硬物加重炎症。
3、咬合调整创伤性咬合导致的松动需调磨对颌牙尖,降低咬合压力。夜间佩戴咬合垫防止磨牙症加重松动,必要时使用布洛芬缓解咬肌痉挛疼痛。
4、手术治疗重度牙周病需进行牙龈翻瓣术清除病灶,颌骨囊肿需行刮治术。术后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三个月内避免用患侧咀嚼。
恢复期建议选择软质食物补充优质蛋白,每日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定期复查牙周状况。吸烟者需严格戒烟以促进牙周组织修复。
牙龈肿痛时通常不建议立即拔牙。牙龈肿痛可能由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或根尖周炎等引起,需先控制炎症再评估拔牙风险。
1. 炎症控制急性炎症期拔牙可能加重感染扩散,需先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氯己定含漱液减轻局部肿胀。
2. 疼痛评估剧烈疼痛可能影响麻醉效果,建议在肿痛缓解后复诊,必要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解症状。
3. 感染风险存在化脓性感染时拔牙可能导致菌血症,需通过血常规检查评估感染程度,严重者需静脉抗感染治疗。
4. 全身因素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更严格把控拔牙时机,血糖控制稳定且炎症消退后方可考虑手术。
出现牙龈肿痛应先至口腔科检查,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治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用温盐水漱口帮助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