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中医可以辅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饮食调节和情志调护。胆汁反流性胃炎通常由肝胆湿热、脾胃虚弱、情志失调和饮食不节等原因引起。
1、中药调理中医常用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等方剂疏肝利胆、健脾和胃,需根据个体体质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针刺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调节胃肠功能,配合艾灸能温补脾胃,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3、饮食调节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少量多餐,饭后2小时内不宜平卧,可适量食用山药、小米等健脾食材。
4、情志调护情绪波动会加重症状,可通过八段锦、冥想等方式疏解压力,保持规律作息。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胃镜,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急性发作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有胃病的人可以适量吃玉米,玉米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但需根据具体胃病类型和症状调整食用方式。
1、胃溃疡胃溃疡患者应避免食用过硬或未充分煮熟的玉米颗粒,可能刺激溃疡面。建议选择玉米糊或软烂的玉米粒,搭配小米粥等易消化食物。
2、胃炎发作期急性胃炎发作期间暂时不宜食用玉米,粗纤维可能加重胃肠负担。缓解期可少量食用去皮嫩玉米,每次不超过半根。
3、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宜选择脱粒玉米羹,避免整根啃食玉米增加腹压。烹调时可加入少量碱面使玉米更易消化。
4、胃动力不足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可将玉米打成浆饮用,或选择即食玉米粉制品。避免与高脂食物同食,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00克以内。
胃病患者食用玉米后出现腹胀、反酸等症状时应暂停食用,建议采用蒸煮等软烂烹调方式,避免油炸、烧烤等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