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血糖高可能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早期控制血糖有助于降低风险。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期高血糖损害视网膜微血管,可能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需定期眼底检查,控制血糖血压,可遵医嘱使用羟苯磺酸钙、胰激肽原酶、雷珠单抗等药物。
2、糖尿病肾病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需限制蛋白质摄入,监测肾功能,可使用缬沙坦、卡格列净、重组人促红素等药物干预。
3、周围神经病变血糖代谢异常损伤神经纤维,常见手足麻木刺痛。需保持皮肤清洁防外伤,可配合甲钴胺、硫辛酸、加巴喷丁等神经营养药物。
4、心脑血管疾病糖代谢紊乱加速动脉硬化,增加心梗脑梗风险。需戒烟限酒,控制血脂血压,必要时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二甲双胍等药物。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均衡饮食并适度运动,出现视力下降、水肿等症状及时就医。
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可能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需结合糖化血红蛋白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一步确认。
1、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可初步诊断糖尿病。
2、影响因素:检测前高糖饮食、应激状态或感染可能导致暂时性血糖升高,需重复检测排除干扰因素。
3、伴随症状:典型糖尿病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无症状者需两次异常结果才能确诊。
4、后续处理:建议内分泌科就诊完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该指标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
发现血糖异常应避免高糖饮食,保持规律运动,监测血糖变化并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