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直径5毫米至20毫米的肾结石通常适合体外碎石治疗,实际适用性取决于结石位置、成分、患者肾功能以及是否存在尿路梗阻等因素。
1、结石大小:5毫米以下结石多可自行排出,20毫米以上结石需考虑输尿管软镜或经皮肾镜手术。
2、结石位置:肾盂及上段输尿管结石更适合体外碎石,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因定位困难成功率降低。
3、结石成分:磷酸钙和草酸钙结石较易粉碎,胱氨酸结石及高硬度一水草酸钙结石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4、患者因素:严重肥胖患者冲击波穿透深度不足,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评估出血风险。
治疗前需完善泌尿系CT平扫和肾功能检查,术后应多饮水并配合药物排石,定期复查结石排出情况。
频繁导尿可能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尿道损伤、前列腺炎或肾盂肾炎等疾病,可通过调整导尿频率、加强局部清洁、药物治疗及感染控制等方式缓解。
1、调整导尿频率减少导尿次数至每日不超过4次,避免导管反复刺激尿道黏膜。采用间歇导尿替代留置导尿,降低泌尿系统感染风险。
2、加强局部清洁每次导尿前后用生理盐水清洗会阴部,导尿操作需严格无菌。选择硅胶材质导尿管减少组织摩擦损伤。
3、药物治疗存在感染时需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等抗生素。疼痛明显者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解症状。
4、感染控制出现发热或血尿需排查肾盂肾炎,进行尿培养后静脉输注抗生素。反复感染者需排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若腰痛持续或出现发热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尿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