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体外碎石排出后通常肉眼可见,碎石形态多为沙粒状或小颗粒,颜色因结石成分不同可能呈现黄色、棕色或黑色。
1、碎石形态排出的碎石直径多小于5毫米,表面粗糙,可能伴随少量血丝或尿液沉淀物。
2、颜色特征草酸钙结石呈深褐色,尿酸结石为黄褐色,磷酸铵镁结石可能发白,胱氨酸结石呈淡黄色。
3、收集方法建议使用专用滤网或纱布过滤尿液,便于医生分析结石成分,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4、伴随症状排石过程可能出现轻度腰痛或尿频,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发热或血尿加重需立即就医。
排石期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适当跳跃运动有助于碎石排出,定期复查超声确认排净情况。
尿道结石手术方式主要有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开放手术等。具体选择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决定。
1、输尿管镜碎石术通过尿道插入输尿管镜直达结石部位,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后取出。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创伤小恢复快。
2、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肾镜直接进入肾脏粉碎并取出结石。适合较大肾结石,需全身麻醉但碎石效率高。
3、体外冲击波碎石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碎片随尿液排出。适用于小于2厘米的肾盂结石,无须住院但需多次治疗。
4、开放手术通过腰部或腹部切口直接取出结石,仅用于复杂性结石或合并解剖异常者。创伤较大现已少用。
术后需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出现发热、血尿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