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肾结石检查中CT的准确性通常高于B超,两种检查方式各有优势,主要差异体现在分辨率差异、结石成分识别、辐射暴露、适用场景等方面。
1、分辨率差异:CT通过断层扫描能清晰显示直径1毫米以上的结石,尤其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检出率超过90%;B超对肾盂和肾盏内大于3毫米的结石较敏感,但对肥胖患者或肠道积气时分辨率下降。
2、结石成分识别:CT值可初步判断尿酸结石与含钙结石,有助于指导溶石治疗;B超无法区分结石成分,但能实时观察结石随体位移动情况。
3、辐射暴露:CT检查辐射量约为3-10毫西弗,相当于自然环境下1-3年的本底辐射;B超无电离辐射,适合孕妇及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重复检查。
4、适用场景:急诊疑似肾绞痛首选CT快速确诊;常规体检或随访可选择B超,对于阴性结果但持续腰痛者需补充CT检查。
建议根据临床需要选择检查方式,急性发作期推荐低剂量CT,长期监测可交替使用B超减少辐射累积,检查前需充分饮水保持膀胱充盈状态。
尿道结石手术方式主要有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开放手术等。具体选择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决定。
1、输尿管镜碎石术通过尿道插入输尿管镜直达结石部位,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后取出。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创伤小恢复快。
2、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肾镜直接进入肾脏粉碎并取出结石。适合较大肾结石,需全身麻醉但碎石效率高。
3、体外冲击波碎石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碎片随尿液排出。适用于小于2厘米的肾盂结石,无须住院但需多次治疗。
4、开放手术通过腰部或腹部切口直接取出结石,仅用于复杂性结石或合并解剖异常者。创伤较大现已少用。
术后需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出现发热、血尿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