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输尿管下段结石疼痛通常提示结石移动。输尿管结石疼痛机制主要有结石嵌顿、输尿管痉挛、尿液梗阻、继发感染四种情况。
1. 结石嵌顿:结石卡压在输尿管狭窄处刺激神经末梢,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山莨菪碱、坦索罗辛等药物缓解。
2. 输尿管痉挛:结石刺激引发平滑肌强烈收缩,表现为阵发性绞痛,热敷或吲哚美辛栓剂可能帮助缓解症状。
3. 尿液梗阻:结石阻塞导致近端尿路压力增高,可能伴随肾积水,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解除梗阻。
4. 继发感染:结石滞留可能引发发热和尿频症状,需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处理结石。
建议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绞痛,若出现持续发热或无尿应立即就医。
尿道结石手术方式主要有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开放手术等。具体选择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决定。
1、输尿管镜碎石术通过尿道插入输尿管镜直达结石部位,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后取出。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创伤小恢复快。
2、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肾镜直接进入肾脏粉碎并取出结石。适合较大肾结石,需全身麻醉但碎石效率高。
3、体外冲击波碎石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碎片随尿液排出。适用于小于2厘米的肾盂结石,无须住院但需多次治疗。
4、开放手术通过腰部或腹部切口直接取出结石,仅用于复杂性结石或合并解剖异常者。创伤较大现已少用。
术后需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定期复查防止复发。出现发热、血尿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