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结石体质可能由遗传因素、代谢异常、饮食习惯、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药物治疗、手术取石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存在胱氨酸尿症或高钙尿症等代谢缺陷,导致尿液中成石物质浓度升高。建议定期进行尿液成分分析,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枸橼酸钾、别嘌呤醇等药物调节代谢。
2、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等疾病会导致钙、尿酸代谢紊乱,形成草酸钙或尿酸结石。需治疗原发病,配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或非布司他等药物控制指标。
3、饮食习惯长期高盐高蛋白饮食、饮水不足会增加尿液浓缩度。每日饮水应超过2000毫升,限制菠菜、动物内脏等高草酸或高嘌呤食物摄入。
4、泌尿系统感染变形杆菌等产脲酶细菌感染会导致磷酸铵镁结石,表现为排尿灼痛、血尿。需进行尿培养后使用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并配合酸化尿液的氯化铵治疗。
结石体质者应保持每日尿量在2升以上,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避免长期憋尿及高温环境作业。
CT可以检查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检查、X线检查、CT检查、膀胱镜检查。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膀胱结石的首选筛查方法,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的特点,可清晰显示结石位置、大小及数量。
2、X线检查:X线平片能检出大多数含钙结石,但对尿酸结石等透X线结石检出率较低,常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3、CT检查:CT检查对膀胱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最高,能检出所有类型的结石,并可同时评估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畸形等并发症。
4、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结石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结石形态并同期进行碎石治疗,但属于有创操作。
建议存在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的患者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案,确诊后可通过药物、体外冲击波或手术等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