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糖尿病患者饮食需注意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定时定量进餐,可适量吃燕麦、西蓝花、鳕鱼、苦瓜等食物,也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药物。
1、控制总热量根据体重和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肥胖者需减少摄入,消瘦者适当增加,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糕点、油炸食品。
2、均衡营养碳水化合物占比50%-60%,蛋白质15%-20%,脂肪25%-30%,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蔬菜不少于500克。
3、低升糖指数选择GI值低于55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避免精制米面,水果选择苹果、梨等,每次不超过200克。
4、定时定量每日5-6餐,主食分配均匀,避免暴饮暴食,进餐时间与降糖药物作用高峰相匹配。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饮食方案,配合适度运动,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诊。
糖尿病可能导致高血压,两者常合并存在,主要与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损伤、肾脏病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相关。
1、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可能升高血压。需通过减重、运动改善代谢,医生可能开具二甲双胍等药物。
2、血管内皮损伤长期高血糖损害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弹性下降促使血压升高。控制血糖是关键,可选用阿卡波糖等降糖药,配合ACEI类降压药。
3、肾脏病变糖尿病肾病引发水钠排泄障碍,约半数患者出现肾性高血压。需监测尿微量白蛋白,使用ARB类药物保护肾功能。
4、神经调节异常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影响血压调节机制,表现为卧位高血压或直立性低血压。可尝试α-受体阻滞剂改善症状。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压,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出现头晕或视物模糊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