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血糖14.5毫摩尔/升属于明显升高,需警惕糖尿病或急性代谢紊乱。血糖异常可能由饮食不当、胰岛素抵抗、胰腺功能损伤或应激反应等因素引起,建议立即就医复查并完善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
1、饮食不当短期内摄入大量高糖食物可能导致一过性血糖升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精制碳水摄入来控制,无须药物治疗。
2、胰岛素抵抗肥胖或缺乏运动导致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表现为餐后血糖持续偏高,需通过减重、有氧运动改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药物。
3、胰腺功能损伤1型糖尿病或晚期2型糖尿病可能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常伴有多饮多尿症状,需胰岛素替代治疗,如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
4、应激反应感染、创伤等应激状态会引发拮抗胰岛素激素分泌增加,导致暂时性高血糖,需处理原发病因,严重时需短期胰岛素干预。
日常需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避免高糖饮食,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糖代谢,但血糖超过13.9毫摩尔/升时需警惕酮症酸中毒风险,应及时内分泌科就诊。
糖尿病患者饮食需注意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定时定量进餐,可适量吃燕麦、西蓝花、鳕鱼、苦瓜等食物,也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药物。
1、控制总热量根据体重和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肥胖者需减少摄入,消瘦者适当增加,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糕点、油炸食品。
2、均衡营养碳水化合物占比50%-60%,蛋白质15%-20%,脂肪25%-30%,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蔬菜不少于500克。
3、低升糖指数选择GI值低于55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避免精制米面,水果选择苹果、梨等,每次不超过200克。
4、定时定量每日5-6餐,主食分配均匀,避免暴饮暴食,进餐时间与降糖药物作用高峰相匹配。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饮食方案,配合适度运动,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