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结石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结石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涛
李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道结石可能与胆道结构改变、胆汁代谢异常、术后感染、胆道运动功能障碍、残留结石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溶石、内镜取石、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

1、胆道结构改变

胆囊切除后胆总管代偿性扩张,胆汁流动动力学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胆汁淤积。胆管壁张力降低时,胆固醇或胆色素易沉积形成结石。术后早期可通过超声监测胆管直径变化,若出现上腹隐痛、餐后腹胀等症状,需警惕结石风险。

2、胆汁代谢异常

胆囊缺失使胆汁持续排入肠道,胆汁酸肠肝循环加速,可能导致胆汁成分失衡。胆固醇过饱和时易析出结晶,形成胆固醇性结石。此类患者常见脂餐后腹泻,建议定期检测血脂水平,必要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调节胆汁成分。

3、术后感染

手术创伤可能引发胆道黏膜炎症,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会促使胆红素钙沉积。急性胆管炎发作时会出现寒战高热、黄疸,需及时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严重时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控制厌氧菌。

4、胆道运动功能障碍

胆囊原有调节胆汁排放的功能丧失后,奥迪括约肌可能出现收缩紊乱。胆汁排泄不畅时,胆管内压力升高易形成色素性结石。表现为间歇性右上腹绞痛,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屈他维林片缓解痉挛。

5、残留结石

术中可能遗漏细小结石或胆囊管残留过长,术后结石移行至胆总管。此类患者多在术后1年内出现梗阻性黄疸,腹部CT可见胆管高密度影。明确诊断后可通过ERCP联合胆道镜取石,必要时行胆总管探查术。

术后应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规律进食可促进胆汁规律排放,建议每日5-6次少量进食。适当补充水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苹果,有助于结合多余胆汁酸。术后3个月、6个月需复查腹部超声,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陶土样大便等表现,应立即就医。日常可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剧烈活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肾盂肾炎是什么细菌引起的

急性肾盂肾炎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肠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

1、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70%-80%的病例,可能通过尿道上行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腰痛、尿频等症状,可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治疗。

2、变形杆菌

变形杆菌感染多见于尿路结构异常患者,可能与尿路结石、留置导尿管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寒战、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药物。

3、克雷伯菌

克雷伯菌感染常见于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有关,通常伴随排尿困难、尿液浑浊等症状,可使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等药物治疗。

4、肠球菌

肠球菌感染多见于近期接受过泌尿系统操作的患者,可能与器械消毒不彻底有关,表现为持续性腰痛、尿急等症状,可使用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药物。

建议患者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避免憋尿,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培养检查,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