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小儿牙龈脓包可能由龋齿继发感染、牙周脓肿、乳牙根尖周炎或外伤感染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或乳牙拔除等方式处理。
1、局部清洁:家长需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洁脓包周围,避免挤压。适用于早期轻微感染,可配合儿童专用含氯己定漱口水抑制细菌。
2、抗生素治疗: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类如头孢克洛或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可能被使用。需医生评估感染程度后开具,家长须严格按疗程给药。
3、切开引流:对于波动感明显的脓肿,口腔科医生会在局麻下切开排脓。可能与乳牙龋坏导致的根尖周炎有关,常伴牙龈红肿、咀嚼疼痛等症状。
4、乳牙拔除:严重根尖病变的乳牙需拔除以防恒牙胚受损。多由深龋未及时治疗导致,表现为脓包反复发作、牙齿松动等症状。
家长应避免让患儿进食过硬过烫食物,定期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发现乳牙龋坏及时就医,防止感染扩散至恒牙胚。
儿童发热39摄氏度需立即采取物理降温并监测病情,处理方法主要有温水擦浴、补充水分、药物退热、及时就医。
1、温水擦浴家长需用32-34摄氏度温水擦拭患儿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重复进行可帮助散热,同时保持室内通风。
2、补充水分建议家长每15-20分钟给予少量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适当饮用鲜榨果汁补充电解质,避免饮用含糖饮料。
3、药物退热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退热栓。禁止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
4、及时就医若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伴随抽搐、皮疹或精神萎靡,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诊。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必须急诊处理。
发热期间建议穿宽松棉质衣物,保持每日排便。体温正常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选择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