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胃肠炎可通过饮食调整、补液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过敏、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胃肠炎发作期需禁食6-8小时,缓解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通常只需饮食调理即可自愈。
2、补液治疗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细菌性胃肠炎常伴随发热腹泻,补液同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3、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可使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药物性胃肠炎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必要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4、手术治疗出现肠穿孔、肠梗阻等并发症时需进行肠切除吻合术、肠造瘘术等外科干预。过敏性胃肠炎反复发作需排查过敏原。
恢复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生冷食物,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需及时就医。
胃穿孔属于急腹症,病情严重程度与穿孔大小、腹腔污染程度相关,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内镜下修补、外科手术等方式干预。
1、禁食胃肠减压立即停止经口进食饮水,通过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减少消化液外渗,需配合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机体需求。
2、抗生素治疗腹腔感染需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莫西沙星等,治疗周期根据炎症指标调整,通常需要持续用药。
3、内镜下修补适用于早期小穿孔,采用金属夹闭合创面或生物蛋白胶封闭,需在穿孔后12小时内实施且无弥漫性腹膜炎者。
4、外科手术开腹或腹腔镜下进行穿孔缝合术,严重者需行胃部分切除术,术后需监测吻合口瘘、腹腔脓肿等并发症。
恢复期需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愈合情况,长期需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