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体外碎石并非随时可以进行,具体时间需根据患者病情、结石位置及身体状况综合评估,主要影响因素有结石大小、肾功能状态、凝血功能、泌尿系统感染等。
1. 结石大小直径小于20毫米的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适合体外碎石,过大结石可能需分次治疗或改用其他方式。
2. 肾功能状态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需先改善肾功能,急性尿路梗阻伴肾功能恶化时需优先解除梗阻。
3. 凝血功能服用抗凝药物或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调整用药至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后方可进行。
4. 泌尿系统感染活动性尿路感染需先控制感染,否则可能引发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建议术前完善泌尿系CT、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后注意多饮水、观察尿色变化,出现持续腰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
结石微创手术主要通过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腹腔镜取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方式治疗。具体方式根据结石位置、大小及患者情况决定。
1、输尿管镜碎石术经尿道插入输尿管镜,利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粉碎结石,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
2、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肾镜直达肾脏粉碎结石,适用于较大肾结石。可能伴随出血、感染等风险。
3、腹腔镜取石术通过腹部小切口进行手术,多用于输尿管上段或特殊位置结石。需全身麻醉,恢复期约1周。
4、体外冲击波碎石通过体外设备聚焦冲击波粉碎结石,适用于2厘米以下肾结石。需重复进行2-3次,碎石后需药物排石。
术后建议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遵医嘱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