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肾结石1.2×0.9厘米多数情况下建议微创治疗。处理方式主要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药物排石辅助等。
1、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结石硬度较低且位于肾盂或上尿路的情况,通过体外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后随尿液排出,创伤小且恢复快。
2、输尿管镜碎石术通过尿道置入输尿管镜直达结石部位,采用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适合中下段输尿管结石,需全身麻醉但无体表伤口。
3、经皮肾镜取石术针对较大或复杂肾结石,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直接取石,对1.2厘米以上结石清除率高,术后需留置肾造瘘管。
4、药物排石辅助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扩张输尿管,利尿剂增加尿流冲刷作用,适用于5毫米以下结石辅助排出,需配合大量饮水。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突发剧烈腰痛需急诊就医。
肾结石体外碎石过程中多数患者仅有轻微不适感,疼痛程度主要与结石位置、个体耐受性、设备参数设置以及麻醉方式有关。
1、结石位置:输尿管上段结石可能因震动传导引发牵涉痛,而肾盂结石通常痛感更轻微。
2、个体耐受:痛阈较高的患者可能仅感觉腰部酸胀,敏感体质者可能出现短暂锐痛。
3、设备参数:能量级别和冲击波频率调节得当可减少组织损伤,新型碎石机的精准定位功能进一步降低不适。
4、麻醉方式:静脉镇痛或局部麻醉能有效控制术中疼痛,儿童或特殊人群建议采用镇静处理。
术后建议多饮水促进碎石排出,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腰痛或血尿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