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糖尿病高血压属于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其严重程度与并发症风险相关,控制不佳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病变、肾衰竭等严重问题。
1、早期风险:长期血糖血压偏高可能损伤血管内皮,表现为头晕、视物模糊等轻微症状,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规律监测干预。
2、器官损害:持续高负荷状态可能导致冠心病、视网膜病变等靶器官损害,需联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治疗。
3、急性并发症:血糖血压骤升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或高血压危象,需紧急就医处理,常用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静脉降压药物(如乌拉地尔)。
4、终末阶段:晚期可能出现尿毒症、脑卒中,需透析或血管介入手术,此时病情已不可逆。
建议每日监测血压血糖,低盐低脂饮食搭配有氧运动,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糖尿病孕妇的分娩方式主要有自然分娩、剖宫产两种,选择需综合考虑血糖控制情况、胎儿大小、并发症风险等因素。
1、自然分娩血糖控制良好且无其他并发症时,可优先考虑自然分娩。需密切监测产程中血糖变化,避免产程过长导致酮症酸中毒。
2、剖宫产存在巨大儿、血管病变等高风险因素时建议选择剖宫产。手术前需调整胰岛素用量,术后加强切口护理和血糖监测。
3、血糖管理分娩前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3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6.7mmol/L以下。可使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速效或基础胰岛素。
4、胎儿评估通过超声评估胎儿体重,若预估超过4000克需谨慎选择分娩方式。分娩时需持续胎心监护,警惕肩难产等风险。
建议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分娩方案,分娩后仍需监测血糖并调整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