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怎么检查

| 1人回答 | 3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怎么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龚新宇
龚新宇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

1、血常规:

通过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升高。

2、尿常规:

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蛋白等指标,肾损害时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等异常表现。

3、肾功能检查:

通过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脏功能状态,判断肾损害程度。

4、超声心动图:

检查心脏瓣膜是否存在赘生物,明确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同时评估心脏功能。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正常饮食和作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高血压吃药后98/65正常吗

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98/65毫米汞柱属于正常偏低范围。血压控制效果主要与药物剂量、个体敏感性、用药时间、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药物剂量

降压药物剂量过大可能导致血压过度下降,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

2、个体敏感性

部分患者对降压药敏感度较高,低剂量即可达到理想效果,需注意监测有无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

3、用药时间

服药后2-6小时为降压作用高峰时段,建议在血压波动明显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4、基础疾病

合并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疾病可能影响血压调节功能,需综合评估靶器官灌注情况。

建议维持低盐饮食,避免突然体位改变,若持续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低灌注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