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肌梗死

多次心肌梗死,该怎么治疗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多次心肌梗死,该怎么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龚新宇
龚新宇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多次心肌梗死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多次心肌梗死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血管痉挛、血栓形成、侧支循环不足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日常护理可减少心肌耗氧量,延缓动脉硬化进展。

2、药物治疗

可能与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血小板聚集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调脂,美托洛尔控制心率。

3、介入治疗

可能与血管严重狭窄、斑块破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胸痛、心电图动态改变等症状。可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必要时植入支架改善血供。

4、外科手术

可能与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症状。需考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重建血运。

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遵医嘱规范用药,保持情绪稳定,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时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肌梗死选择什么科室治疗

心肌梗死需立即前往急诊科或心血管内科就诊,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可通过溶栓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救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因素可能导致心肌梗死,通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 1、急诊科:心肌梗死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送往急诊科进行抢救。急诊科医生会迅速评估病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确认诊断后启动紧急治疗流程,如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以尽快恢复心肌供血。 2、心血管内科:确诊心肌梗死后,患者通常需转入心血管内科进行后续治疗。心血管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等,同时监测心功能,预防并发症。 3、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心肌梗死的重要治疗手段,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支架植入术。PCI通过导管技术疏通阻塞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则用于支撑血管壁,防止再次狭窄。介入治疗需在导管室进行,由专业的心血管介入医生操作。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贯穿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和恢复期。急性期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100mg/片、氯吡格雷75mg/片、硝酸甘油0.5mg/片等,用于抗血小板、扩张血管、缓解心绞痛。恢复期则需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片和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50mg/片,以降低血脂、控制心率。 5、心脏康复:心脏康复是心肌梗死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包括运动训练、心理疏导和生活方式调整。运动训练可从低强度有氧运动开始,如步行、骑自行车,逐渐增加强度。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戒烟、限酒、健康饮食等。 心肌梗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管理,饮食上应低盐低脂,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血脂、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