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糖尿病酮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酮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毕叶
毕叶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酮症可通过胰岛素治疗、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平衡调节、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糖尿病酮症通常由胰岛素缺乏、感染、应激、药物等因素诱发。

1、胰岛素治疗

静脉输注短效胰岛素是核心措施,需监测血糖调整剂量。常用药物包括重组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

2、补液纠正脱水

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改善循环,24小时补液量通常超过3000毫升。重度脱水需建立双静脉通道输液。

3、电解质平衡

重点纠正低钾血症,血钾低于3.5mmol/L时需优先补钾。同时监测血钠、血氯等指标变化。

4、病因治疗

控制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停用诱发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可能与急性胰腺炎、心肌梗死等疾病有关,需针对性处理原发病。

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每小时监测血糖及酮体,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到皮下胰岛素治疗并调整糖尿病管理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糖尿病人什么时候运动好

糖尿病患者建议在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此时血糖水平较高,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运动时间选择主要与血糖监测结果、药物使用时间、运动强度、个体耐受度等因素有关。

1、餐后运动

餐后1-2小时血糖达峰值,此时进行快走、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可促进葡萄糖利用,避免血糖骤升。需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

2、避开药效高峰

使用胰岛素或促泌剂的患者,应避开药物作用高峰期运动。如速效胰岛素注射后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糖过快下降。

3、晨间注意事项

晨起空腹运动可能诱发黎明现象相关的高血糖,建议监测血糖后再决定是否运动。可先少量进食后再进行运动。

4、个体化调整

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应避免清晨寒冷时段运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宜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每次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变化。

运动时穿着透气鞋袜,携带血糖仪和急救卡,避免单独在偏远区域运动。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运动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