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拔牙后低烧可能是正常术后反应,通常由创伤性炎症反应、术后感染、免疫力下降或干槽症等因素引起。
1. 炎症反应:拔牙造成的组织创伤会引发局部炎症,可能导致体温轻度升高,一般48小时内自行缓解。
2. 术后感染:口腔细菌侵入创口可能引发感染,伴随红肿疼痛,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头孢克肟等抗生素。
3. 免疫力下降:手术应激可能导致暂时性免疫功能减弱,建议保持休息,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
4. 干槽症:血凝块脱落暴露骨组织可能引发剧烈疼痛和低烧,需及时就医进行创面清创和碘仿纱条填塞。
建议术后24小时内冰敷患侧脸颊,避免剧烈漱口或吸吮动作,若体温超过38℃或持续3天以上需复诊。
拔牙后两年未镶牙可能导致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咀嚼功能下降、牙槽骨萎缩等问题。
1、邻牙倾斜:缺牙区两侧牙齿会向空隙倾斜,导致牙缝变大易嵌塞食物,可能引发龋齿或牙周病。建议及时修复缺牙间隙。
2、对颌牙伸长:缺失牙对应的上颌或下颌牙齿会逐渐向下生长,造成咬合紊乱。需通过正畸或修复治疗恢复正常咬合关系。
3、咀嚼功能下降: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表现为关节弹响或疼痛。应尽早进行义齿修复改善咀嚼效率。
4、牙槽骨萎缩:缺牙区颌骨缺乏生理刺激会逐渐吸收变薄,增加后期种植牙难度。骨量不足时可能需先进行植骨手术。
建议尽快到口腔修复科就诊,根据牙槽骨条件选择活动义齿、固定桥或种植牙等修复方式,日常注意保持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