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尿毒症晚期患者尿常规主要表现为尿比重固定、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这些异常指标反映肾功能严重受损,需结合血液检查综合评估。
1、尿比重固定尿比重持续维持在1.010左右,表明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丧失。这与肾小管广泛坏死有关,需通过血液透析替代肾功能。
2、蛋白尿尿蛋白定性检测多呈阳性,定量检测显示大量蛋白尿。肾小球基底膜严重破坏导致蛋白漏出,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
3、血尿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增多,严重时呈肉眼血尿。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共同导致,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4、管型尿尿液中可见颗粒管型、蜡样管型等病理管型。肾小管内蛋白凝固形成,提示肾实质严重病变,需加强透析充分性评估。
尿毒症晚期患者应严格控制水分及蛋白质摄入,定期监测电解质平衡,遵医嘱进行规范化透析治疗。
尿白细胞1+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尿白细胞升高可能与尿路感染、标本污染、生理性因素、泌尿系统结石等因素有关。
1、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可能导致尿白细胞升高,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轻度感染可通过多饮水缓解,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药物。
2、标本污染留取尿液标本时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建议清洁会阴后留取中段尿复查,避免月经期检测。
3、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发热或饮水过少可能导致一过性尿白细胞升高。适当休息并增加饮水量后通常可恢复正常。
4、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刺激尿路可能导致尿白细胞轻度升高,通常伴有腰痛血尿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碳酸氢钠等药物。
建议复查尿常规并观察症状变化,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避免憋尿及过度劳累。如出现发热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