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小儿阴囊疝气可通过保守观察、疝气带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压增高、先天性鞘状突未闭、结缔组织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守观察一岁以内婴幼儿存在自愈可能,建议家长定期监测肿块变化,避免剧烈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2、疝气带固定适用于暂不手术的患儿,家长需每日检查皮肤状况并正确佩戴,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医用疝气带。
3、药物治疗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布洛芬混悬滴剂等,家长须注意药物过敏反应。
4、手术治疗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或开放疝修补术适用于反复嵌顿患儿,手术时机需由小儿外科医生评估。
日常避免长时间站立,适当补充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发现阴囊红肿疼痛需立即就医。
肾结石可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结石成分分析等方式诊断。
1、尿液检查尿常规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或结晶,24小时尿生化能评估钙、尿酸等代谢异常,尿培养可排除尿路感染。
2、血液检查血生化检测肌酐、尿酸、钙磷水平,甲状旁腺激素检查有助于排查继发性高钙尿症等代谢性疾病。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无辐射且便捷,能发现3毫米以上结石;CT平扫是金标准,可精确定位0.5毫米以上结石;静脉尿路造影适用于评估肾功能和尿路梗阻。
4、结石成分分析排出或取出的结石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成分,可明确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等类型,为预防复发提供依据。
检查期间建议保持充足饮水,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完成各项检测后由泌尿外科医生综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