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时给氧流量通常为5-10升/分钟,具体需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状态及基础疾病调整。
1、初始给氧量急救初期建议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予5-6升/分钟氧流量,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2、严重缺氧处理若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低于85%,可提高至8-10升/分钟,必要时改用储氧面罩。
3、基础疾病调整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谨慎控制氧流量,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初始建议2-4升/分钟。
4、动态监测给氧过程中需持续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氧流量。
急救时应同步进行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给氧仅为辅助措施,须立即联系急救中心进行专业救治。
冠心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绞痛、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心肌梗死等,按严重程度从早期表现到终末期发展排列。
1、心绞痛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是典型表现,多由体力活动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有关。
2、胸闷气短轻微活动即感呼吸困难,伴随胸部紧缩感。常见于冠状动脉血流受限时心肌供氧不足。
3、心悸乏力心律失常引发的心跳异常感,伴随持续疲劳。多因心肌长期缺血导致心功能下降。
4、心肌梗死持续剧烈胸痛伴冷汗、濒死感,提示冠状动脉完全阻塞。需立即就医进行血运重建治疗。
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并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等他汀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