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哪个动作对腰椎间盘突出最好

骨科编辑 医心科普
0次浏览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瑜伽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适合的瑜伽动作主要有桥式、猫牛式、婴儿式、眼镜蛇式、仰卧扭转式。

1、桥式:

桥式通过仰卧位屈膝抬臀的动作,能有效强化腰背部肌肉群。该动作要求平躺时双脚与髋同宽,缓慢抬起臀部至大腿与躯干呈直线,保持5-8次呼吸。这种温和的后弯练习可减轻椎间盘压力,同时增强竖脊肌和臀肌力量,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抬腰造成代偿。

2、猫牛式:

猫牛式通过交替拱背和凹背的流动练习,能改善脊柱灵活性。跪姿下吸气时塌腰抬头牛式,呼气时拱背低头猫式,每个姿势保持2-3秒。这种动态伸展可促进椎间盘营养交换,缓解神经根压迫,特别适合急性期后恢复阶段,动作需配合呼吸缓慢进行。

3、婴儿式:

婴儿式以前屈体位放松整个脊柱,跪坐后将躯干前倾贴于大腿,双臂向前延伸。这个修复性体式能降低椎间盘内压力,通过重力自然牵引缓解突出物对神经的刺激,保持时需将臀部尽量贴近脚跟,每次维持1-2分钟,椎间盘急性发作期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4、眼镜蛇式:

眼镜蛇式采用俯卧位用手撑起上半身的后弯动作,能增强腰背肌耐力。起始时耻骨贴地,用手肘支撑缓慢抬起胸廓,保持髋部下沉。这个体式通过温和后伸促进突出物回纳,但需控制抬起幅度避免腰椎超伸,建议在疼痛缓解期进行,每次维持15-30秒。

5、仰卧扭转式:

仰卧扭转式通过脊柱旋转改善椎间关节活动度。平躺屈膝后双膝倒向一侧,同时转头反向,保持肩膀贴地。这种螺旋式牵拉可放松深层肌肉痉挛,促进髓核位置调整,扭转时需避免暴力旋转,每侧停留8-10次呼吸,严重突出者需咨询康复治疗师。

椎间盘突出患者练习瑜伽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初期应在专业瑜伽理疗师指导下进行,避免包含前屈折叠、深度后弯及剧烈扭转的高难度体式。建议每周练习3-4次,单次时长控制在20-30分钟,配合游泳等低冲击有氧运动效果更佳。练习前后可热敷腰部促进血液循环,出现放射性疼痛需立即停止并就医。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坐姿,睡眠选择中等硬度床垫,搬运重物时使用屈髋屈膝姿势,这些生活细节与运动康复相结合能显著改善症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