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饮食有哪些

流产后可以适量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富含铁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易消化的食物、温补类食物等,有助于身体恢复。流产后胃肠功能较弱,应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或油腻食物。
鸡蛋、鱼肉、瘦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蛋白质是细胞再生的重要原料,流产后每天可摄入1-2个鸡蛋或100-150克清蒸鱼。乳制品如低脂牛奶也适合食用,但乳糖不耐受者需选择舒化奶。
动物肝脏、鸭血、菠菜等含铁丰富,可预防流产后贫血。建议每周食用2-3次猪肝,每次50克左右,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橙子促进铁吸收。红枣枸杞粥也有辅助补血作用,但需注意糖尿病患者不宜过量。
新鲜西蓝花、猕猴桃、胡萝卜等提供多种维生素,增强免疫力。维生素C有助于伤口愈合,维生素E能调节激素水平。建议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水果,蒸煮方式更利于营养保留。
小米粥、山药泥、软烂面条等易消化,减轻胃肠负担。流产后1-3天应以半流质为主,逐渐过渡到软食。南瓜、土豆等根茎类食物可提供碳水化合物,但需彻底烹煮至绵软。
桂圆、枸杞、生姜红糖水等温性食物可驱寒暖宫,改善气血循环。但体质偏热或夏季需适量,避免引起口干舌燥。阿胶糕等滋补品建议在恶露干净后咨询中医师使用。
流产后需保持饮食清淡规律,少量多餐,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如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异常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复查。恢复期间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会阴清洁,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