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传染科 > 感染性疾病科 > 梅毒
首页上一页34567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月经十几天还不干净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黄体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内分泌失调
长期压力过大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异常。伴随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配合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
2、子宫肌瘤
肌壁间或黏膜下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可能出现下腹坠胀、贫血等症状。直径小于5厘米的肌瘤可尝试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胶囊控制生长,较大肌瘤需行肌瘤剔除术。
3、子宫内膜息肉
雌激素水平过高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形成息肉,常见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宫腔镜检查可确诊,小型息肉可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直径超过1厘米需行宫腔镜电切术。
4、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会导致经血不易凝固,表现为持续性阴道流血。可能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需检查凝血四项,确诊后使用氨甲环酸片、咖啡酸片等止血药物,严重者需输注凝血因子。
5、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分泌孕酮不足使子宫内膜脱落不全,出现经期延长、点滴出血。基础体温监测显示高温相缩短。可补充黄体酮软胶囊或地屈孕酮片,配合维生素E软胶囊改善卵巢功能。
长期月经不净需监测血红蛋白预防贫血,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建议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携带既往检查报告。超声检查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性激素六项需在月经第2-4天空腹抽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出血期间禁止盆浴和性生活。
子宫息肉术后通常需要休息7-14天,具体时间与手术方式、个人体质及术后恢复情况相关。
采用宫腔镜电切术等微创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一般卧床1-3天后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7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传统刮宫术或息肉体积较大者,可能需10-14天休养,术后3-5天内以卧床为主,减少腹部用力。术后1周内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或轻微腹痛,属于正常现象,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发热需及时复诊。术后2周内禁止性生活、盆浴及游泳,保持会阴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感染,或益母草胶囊促进子宫收缩。复查时间通常安排在术后1个月,通过超声检查确认宫腔恢复情况。
术后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帮助组织修复,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预防贫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间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需避免久坐或提重物。术后3个月内建议使用避孕套避孕,为子宫内膜修复提供时间。
扁桃体表面出现多发性凹陷或溃疡样改变,可能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角化症、疱疹性咽峡炎或扁桃体肿瘤等疾病相关。需结合伴随症状及临床检查明确诊断,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喉镜或病原学检测。
1、慢性扁桃体炎
长期反复炎症刺激使扁桃体隐窝上皮坏死脱落,形成火山口样凹陷。患者常伴咽干、异物感及口臭,急性发作时出现咽痛发热。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反复发作者可考虑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
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链球菌感染导致扁桃体隐窝内脓栓形成,表面可见黄白色脓点覆盖溃疡面。伴随剧烈咽痛、高热及颌下淋巴结肿大。需使用青霉素V钾片或罗红霉素胶囊控制感染,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局部消炎。
3、扁桃体角化症
角化上皮堆积在隐窝开口形成白色棘状突起,触之坚硬。多数无自觉症状,偶有咽部不适感。通常无须特殊治疗,症状明显时可使用维生素AD软胶囊局部涂抹,严重者行隐窝冲洗术。
4、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咽部多发小溃疡,初期为水疱后破溃成周边红晕的糜烂面。儿童多见,伴高热拒食。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配合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疼痛。
5、扁桃体肿瘤
鳞状细胞癌等恶性肿瘤可表现为单侧扁桃体不规则溃疡,边缘隆起呈菜花状。可能伴痰中带血、颈部包块。确诊需病理活检,治疗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
日常应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出现持续咽痛超过两周、溃疡面扩大或伴随体重下降时,须立即至耳鼻喉科就诊。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进食情况,防止因咽痛导致脱水。
宫颈轻糜并非每个人都有,该表现与激素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相关。宫颈轻糜通常指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属于生理性改变,多数无需特殊治疗。
宫颈轻糜常见于生育期女性,尤其是雌激素水平较高者。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可能加重这一现象。部分女性可能因宫颈炎症、损伤等病理因素出现类似表现,但需通过妇科检查区分。生理性宫颈轻糜通常无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宫颈表面呈现红色颗粒状区域。
少数情况下,宫颈轻糜可能伴随异常阴道分泌物增多或接触性出血,此时需警惕合并感染或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慢性宫颈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宫颈外观改变,需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排除病理性改变。存在高危因素者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建议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测。日常注意会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出现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阴道镜活检等进一步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激素水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