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传染科 > 感染性疾病科 > 腮腺炎
首页上一页123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3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鸡皮肤一般是指毛周角化症,多数情况下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轻,但可能不会完全消失。毛周角化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毛囊角化异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粗糙的小丘疹。
毛周角化症通常在青春期前后症状较为明显,与激素水平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体内激素水平趋于稳定,皮肤油脂分泌减少,角质代谢速度放缓,毛周角化症状可能逐渐减轻。部分人群在30岁后症状会有明显改善,皮肤触感变得光滑。日常生活中注意皮肤保湿,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产品,有助于缓解症状。
少数人群的毛周角化症状可能持续存在,尤其是伴有遗传倾向或合并其他皮肤疾病的情况。这类患者的症状改善可能不明显,甚至可能伴随终身。环境干燥、缺乏维生素A等因素可能加重症状。对于持续存在的症状,可以通过医学手段进行干预,如使用含尿素或水杨酸的药膏改善角质代谢,激光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建议保持皮肤清洁和适度湿润,避免搔抓患处导致感染。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产品。饮食中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等。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咨询皮肤科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日常护理对改善毛周角化症状有重要作用,但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
糖尿病患者打胰岛素时通常需要控制饮食,合理的饮食管理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并减少血糖波动。
胰岛素治疗需要与饮食计划相配合,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注射胰岛素后,若饮食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过快,增加高血糖风险;若摄入过少,又可能引发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需根据胰岛素类型和剂量调整饮食结构,保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均衡摄入。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豆类,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甜点、油炸食品等。同时,定时定量进餐有助于胰岛素发挥最佳效果。
部分患者可能因使用胰岛素而忽视饮食控制,认为胰岛素可以抵消高糖饮食的影响。这种做法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加剧,增加并发症风险。即使使用胰岛素,仍需避免暴饮暴食或随意调整饮食结构。对于使用速效或预混胰岛素的患者,更需严格匹配餐食碳水化合物含量,避免血糖异常波动。此外,酒精摄入可能干扰血糖调节,需谨慎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饮食和胰岛素剂量。建议咨询专业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结合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低强度有氧活动,以维持血糖稳定。若出现频繁高血糖或低血糖,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气滞胃痛颗粒对缓解气滞型胃痛有一定效果,主要用于胃脘胀痛、胁肋疼痛等症状。气滞胃痛颗粒含有柴胡、延胡索等成分,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
1、疏肝理气
气滞胃痛颗粒中的柴胡、香附等成分能疏肝解郁,改善因情绪不畅导致的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可能引起胃脘胀满、嗳气频繁等症状,服用后有助于缓解上述不适。该药适用于情志不畅诱发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但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2、和胃止痛
延胡索、枳壳等药物成分可调和胃肠气机,减轻胃部痉挛性疼痛。对于饮食不节或受凉后出现的阵发性胃痛,服药后能较快缓解症状。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呕血黑便,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3、改善消化功能
方中陈皮、木香等药材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排空延迟引起的餐后饱胀感。对于轻中度功能性胃肠紊乱患者,配合饮食调节可增强疗效。但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颗粒剂中的辅料糖分含量。
4、调节情绪相关症状
药物通过疏肝作用间接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伴随的躯体化症状。对于压力导致的神经性胃痛,可与心理疏导联合干预。严重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仍需专科治疗。
5、辅助治疗慢性胃炎
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稳定期,该药可辅助缓解轻度炎症引起的不适。但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或糜烂性病变时,须配合抗生素和胃黏膜保护剂规范治疗,不能单独依赖中成药。
使用气滞胃痛颗粒期间需忌食生冷油腻,保持情绪舒畅。若服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持续呕吐、体重下降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诊。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用药前应咨询中医师,避免与其他温补类中药同时服用。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胃痛发作时可配合热敷腹部缓解症状。
小孩感冒流鼻涕可通过多喝水、热敷鼻部、使用生理盐水滴鼻、保持空气湿润、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小孩感冒流鼻涕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过敏、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小孩感冒流鼻涕时多喝水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促进代谢废物排出。病毒感染引起的流鼻涕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缓解鼻塞症状,避免因脱水导致鼻涕黏稠。家长需准备温水或淡盐水,分次少量喂服,每日饮水量可适当增加。
2、热敷鼻部
用温热毛巾敷于鼻梁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鼻黏膜充血肿胀。受凉导致的流鼻涕可通过热敷缓解鼻塞不适,温度控制在40℃左右为宜。家长需注意避免烫伤,每次热敷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
3、生理盐水滴鼻
生理盐水能软化鼻腔分泌物并清洁鼻黏膜,适用于过敏性或感染性鼻炎引起的流鼻涕。家长可使用医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滴剂,每次1-2滴,每日3-4次。操作时让儿童仰头,滴入后轻揉鼻翼帮助分泌物排出。
4、保持空气湿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可减少鼻腔干燥刺激。免疫力低下时呼吸道黏膜易受刺激,湿润环境能缓解病毒性感冒的流涕症状。家长需每日清洁加湿器水箱,避免滋生细菌,夜间卧室湿度可略高于白天。
5、遵医嘱用药
细菌感染引起的流鼻涕可能需要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盐酸伪麻黄碱口服溶液、氯雷他定糖浆等药物。这些药物可缓解鼻塞流涕症状,但须严格按儿科医师指导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
小孩感冒流鼻涕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梨汁、百合粥等润肺食物。保持居室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及时更换被鼻涕污染的衣物。若流脓涕超过一周或伴随高热、耳痛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患儿就医排查鼻窦炎等并发症。日常可通过适当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