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传染科 > 感染性疾病科 > 艾滋病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方式主要有胎盘传播、分娩过程传播、母乳喂养传播三种途径。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分娩时接触母体血液或分泌物可能传播病毒,母乳中含有病毒也可能导致传播。
艾滋病可通过HIV抗体检测、HIV核酸检测、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HIV病毒载量检测等方式诊断。艾滋病通常由HIV病毒感染引起,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确诊后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抗体阴性血一般不会导致感染。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而抗体阴性血通常意味着供血者体内未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体,传染风险极低。
艾滋病病毒传播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包括病毒载量...
艾滋病进展速度差异主要与病毒载量、免疫系统状态、治疗依从性、合并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病毒攻击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逐渐衰竭。
艾滋病患者确诊后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理想情况下在确诊后立即启动。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早期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并降低传播风险。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经...
艾滋病患者平时可以适量吃高蛋白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易消化食物、含铁丰富的食物、含锌丰富的食物等,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拉米夫定片、齐多夫定片、依非韦伦片、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
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现象。皮疹可能与免疫系统受损、机会性感染或药物不良反应有关。
艾滋病病毒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部分患者在感染初期可能出现红色斑丘疹,多分布于躯干和面部,伴...
艾滋病患者出现自杀倾向可通过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社会支持、危机干预、专业机构转介等方式干预。艾滋病可能由病毒传播、免疫系统受损等因素引起,通常伴随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艾滋病感染者可能感染其他病毒,主要与免疫系统受损程度有关。艾滋病病毒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其他病毒感染的概率。常见合并感染的病毒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
艾滋病感染后一般需要2-6周能通过检测查出,具体时间与检测方法有关。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病毒复制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检测到。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抗体检测、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和核酸检测。抗体检测通...
首页上一页56789 ... 10下一页末页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心肌缺血吃什么药
孕妇能游泳吗
毛囊炎用什么药
牙齿出血是什么原因
科普文章
生活问答
2020-11-1057813次浏览
2020-11-1055608次浏览
2020-11-1059645次浏览
2020-11-1055890次浏览
2020-11-1058929次浏览
预防甲状腺炎可以适量食用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但需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过量摄入。
硒元素对甲状腺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能帮助减少甲状腺组织的氧化损伤。巴西坚果、牡蛎、鸡蛋等食物含硒量较高,适量摄入可辅助维持甲状腺健康。硒元素还参与体内抗氧化酶的合成,有助于降低甲状腺炎的发生概率。长期缺硒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但过量补充也可能产生毒性。
锌元素是多种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有直接影响。牛肉、南瓜籽、牡蛎等食物富含锌元素,适量补充有助于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锌缺乏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但需注意锌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降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风险。三文鱼、蛋黄、蘑菇等食物含有较多维生素D,适当晒太阳也能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维生素D缺乏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相关,但过量补充可能导致血钙升高。
蓝莓、石榴、绿茶等食物含有丰富的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能够减轻甲状腺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这些食物中的抗氧化成分有助于中和自由基,降低炎症反应。长期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可能对预防甲状腺炎有一定帮助。
鱼类、豆制品、瘦肉等优质蛋白来源对维持甲状腺健康很重要。蛋白质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适量摄入有助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运作。选择低脂肪的优质蛋白来源,避免高脂肪饮食对甲状腺功能的不良影响。
预防甲状腺炎除了注意饮食外,还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碘摄入量需控制在适宜范围,既不能缺乏也不宜过量。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有助于降低甲状腺炎风险。出现甲状腺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诊断或治疗。
归经是中医理论中描述药物作用部位的概念,指药物对特定脏腑经络的选择性治疗作用。
归经理论源于《黄帝内经》,通过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理论构建。药物归经的判定主要依据药物疗效的靶向性,如麻黄归肺经因其能宣肺平喘,黄连归心经因其可清心火。历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补充完善,形成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药物归经体系。
药物归经主要通过三方面确定:一是药物形色气味与脏腑的五行对应关系,如红色入心;二是药物作用的病理反应部位,如治疗咳嗽的药物多归肺经;三是药物引经报使的临床观察,如柴胡能引药入少阳经。现代研究显示部分药物成分在靶器官的富集现象与归经理论存在关联。
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组方时增强用药精准性,如治疗肝郁气滞选用归肝经的柴胡、香附。配伍时通过引经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如桔梗载药上行治疗肺系疾病。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归经特性明确的药物在对应器官的药效浓度往往较高。
当代研究尝试用受体分布、微量元素富集等机制解释归经现象。如补肾药多含锌锰元素与肾上腺功能相关,归肾经药物常影响下丘脑-肾上腺轴。蛋白质组学发现部分归经药物能特异性调节靶器官蛋白表达,为传统理论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使用归经理论需结合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特性综合判断。同归某经的药物作用可能相反,如黄芩清肺热而干姜温肺寒。临床应避免机械套用归经,需辨证分析药物多靶点作用,如大黄既归脾经通便,又归肝经泻火。
理解归经理论有助于精准选用中药,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和药物多效性。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结合整体辨证使用归经药物,避免单一归经标准用药。日常调理可参考归经选择药食同源食材,如山药归脾经可健脾,枸杞归肝经能明目,但须控制用量与配伍。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通常建议饭后服用。该药物主要用于慢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异常,饭后服用有助于减少胃肠刺激,提高药物吸收稳定性。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属于肠溶制剂,其外层包衣可抵抗胃酸分解,使药物在肠道内释放。饭后胃内食物可延缓胃排空时间,确保药物顺利进入肠道溶解。同时,食物能中和部分胃酸,降低药物与胃酸接触概率,避免包衣提前崩解。部分患者空腹服用可能出现恶心、上腹不适等反应,餐后服药可缓解此类症状。
若存在特殊用药需求或合并其他疾病,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服药时间。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出现皮疹、乏力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改服药方式。
喝了甜酒一般不建议开车,甜酒含有酒精成分,饮用后可能导致血液酒精浓度升高,影响驾驶安全。如果饮用甜酒量较少且酒精含量较低,可能不会达到酒驾标准,但若饮用较多或酒精含量较高,则可能构成酒驾。
甜酒虽然口感偏甜,但酒精含量因品牌和酿造工艺不同而有所差异。部分甜酒的酒精含量可能接近普通啤酒,饮用后短时间内血液酒精浓度可能超过安全驾驶标准。酒精会降低反应速度、影响判断力和协调能力,增加交通事故风险。即使少量饮用,个体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不同,部分人可能出现明显不适。
部分低酒精或无酒精甜酒产品可能对驾驶影响较小,但市售甜酒多数含有一定量酒精。酒精代谢需要时间,通常每小时仅能代谢少量酒精,饮用后立即开车存在安全隐患。酒精检测仪无法区分甜酒与其他酒类,只要血液酒精浓度超标即属违法。
建议饮用甜酒后至少等待数小时再驾车,或使用代驾服务。驾驶前避免饮用任何含酒精饮品,确保行车安全。如已饮用含酒精甜酒,可通过多喝水、进食等方式帮助代谢,但最安全的方式是充分休息后再驾驶。切勿抱有侥幸心理,酒驾危害自身和他人安全,需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