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高血压性心脏病与冠心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由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冠心病则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或坏死。
1. 病因差异高血压性心脏病病因是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冠心病主要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
2. 病变部位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障碍为主;冠心病病变集中于冠状动脉,可引发心肌梗死或心绞痛。
3. 症状特点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冠心病典型症状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劳累后加重。
4. 检查方法高血压性心脏病需结合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室结构;冠心病诊断依赖冠状动脉CTA或造影检查血管狭窄程度。
两类疾病均需长期规范治疗,建议低盐饮食、规律监测血压,冠心病患者还需控制血脂并避免剧烈情绪波动。
治疗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
1、硝酸酯类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单硝酸异山梨酯用于长期预防心绞痛发作。
2、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适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比索洛尔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
3、ACEI类依那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轻心脏负荷,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雷米普利可延缓冠心病进展。
4、利尿剂呋塞米通过促进钠水排泄减轻心脏前负荷,适用于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氢氯噻嗪可用于轻度心衰患者。
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同时注意低盐饮食、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