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肝功能检查项目主要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
1、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主要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数值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2、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其数值异常升高可能提示酒精性肝病或肝硬化等严重肝损伤。
3、总胆红素总胆红素检测可评估肝脏代谢功能,数值异常增高可能由胆道梗阻、溶血性疾病或肝细胞性黄疸引起。
4、白蛋白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水平降低常见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情况,是判断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
肝功能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若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排查病因。
胆汁淤积型肝硬化的治疗难度取决于病因和疾病阶段,早期干预可延缓进展,晚期需综合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病因治疗、药物控制、营养支持和肝移植。
1、病因治疗解除胆道梗阻是核心措施,如胆总管结石需内镜取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需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病因控制后部分肝功能可逆转。
2、药物控制使用考来烯胺缓解瘙痒,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预防缺乏症。严重病例可试用奥贝胆酸,需监测肝功能变化。
3、营养支持高热量高蛋白饮食配合中链甘油三酯,补充维生素AD E K。必要时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改善营养不良状态。
4、肝移植终末期患者需评估移植指征,术后5年生存率较高。移植前需控制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
定期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和营养指标,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胆汁淤积,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