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血液科

小儿贫血吃什么食物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贫血吃什么食物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小儿贫血可以适量吃动物肝脏、红肉、菠菜、蛋黄、黑芝麻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颗粒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

1、动物肝脏

动物肝脏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猪肝、鸡肝等可煮熟后切碎加入辅食,每周食用1-2次。需注意彻底清洗和烹饪,避免寄生虫感染。

2、红肉

牛肉、羊肉等红肉含有优质蛋白和易吸收的铁元素,适合贫血儿童食用。建议选择瘦肉部位,制成肉泥或肉末,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促进铁吸收。

3、菠菜

菠菜含非血红素铁和叶酸,对营养性贫血有辅助改善作用。烹饪前建议焯水去除草酸,可与富含维生素C的番茄同食提高铁利用率。幼儿食用需切碎避免噎呛。

4、蛋黄

蛋黄含铁量较高且含有卵磷脂,适合作为婴幼儿补铁食材。初次添加应从1/4个蛋黄开始,观察无过敏反应后逐渐增量。可与米糊混合喂养。

5、黑芝麻

黑芝麻含铁量是白芝麻的数倍,还富含钙和维生素E。可研磨成粉加入粥品或面食,每日用量不超过10克。建议搭配酸性食物增强铁质吸收。

二、药物

1、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含有机铁化合物吸收较好。可能出现胃肠刺激症状,建议餐后服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2、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

适用于轻中度缺铁性贫血,铁元素与右旋糖酐结合可减轻胃肠道反应。服用后可能出现牙齿暂时性着色,可用吸管避免接触牙齿。

3、葡萄糖酸亚铁糖浆

用于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糖浆剂型便于儿童服用。避免与牛奶、茶同服影响吸收,用药后可能出现黑便属正常现象。

4、硫酸亚铁片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基础铁剂,价格经济但胃肠反应较明显。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可与维生素C同服提升吸收率。

5、富马酸亚铁颗粒

含二价铁易被肠道吸收,颗粒剂适合儿童调整剂量。可能出现恶心、便秘等副作用,严重肾功能不全患儿禁用。

小儿贫血饮食需保证多样化,每日摄入含铁食物应分次进行以提高吸收率。烹饪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含量,餐间避免饮用浓茶或咖啡。定期检测血常规指标,贫血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复诊。注意观察儿童精神状态和生长发育情况,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户外活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儿溶血症父母血型

新生儿溶血症可能与父母血型不匹配有关,通常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新生儿溶血症可通过光照治疗、药物治疗、换血治疗等方式干预。父母血型不匹配时,母亲体内可能产生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红细胞,导致溶血。 1、血型不匹配:新生儿溶血症通常发生在母亲为Rh阴性血型,父亲为Rh阳性血型的情况下。Rh阴性母亲在怀孕或分娩过程中接触到Rh阳性胎儿的血液,体内产生抗体,再次怀孕时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溶血。Rh阴性孕妇需在孕期注射Rh免疫球蛋白,预防抗体产生。 2、ABO血型不合:母亲为O型血,父亲为A型、B型或AB型血时,胎儿可能继承父亲的A型或B型血,与母亲血型不匹配。母亲体内产生的抗A或抗B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溶血。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症通常较轻,可通过光照治疗缓解黄疸。 3、黄疸表现:新生儿溶血症最常见的症状是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后,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严重黄疸可能导致核黄疸,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光照治疗是缓解黄疸的常用方法,通过蓝光照射促进胆红素分解。 4、贫血症状:溶血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新生儿可能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严重贫血需通过输血治疗,补充红细胞,改善贫血症状。轻度贫血可通过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促进红细胞生成。 5、肝脾肿大:溶血过程中,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肝脏和脾脏承担清除受损红细胞的任务,可能导致肝脾肿大。肝脾肿大可能伴随腹部肿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肝脾肿大需通过药物治疗或换血治疗,减轻器官负担。 新生儿溶血症的护理需注意监测黄疸和贫血情况,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避免感染。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新生儿免疫力,母亲需注意饮食均衡,补充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光照治疗期间,需保护新生儿眼睛,避免蓝光直接照射。定期随访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